梦断香销恍浃旬。桃符空映旧疏棂。斋盘帏火伴残更。
世乱待轻生死恨,家单忍话索离情。且储清泪泊閒身。
浣溪沙 庚寅除夕。唐代。陈方恪。 梦断香销恍浃旬。桃符空映旧疏棂。斋盘帏火伴残更。世乱待轻生死恨,家单忍话索离情。且储清泪泊閒身。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六十自寿二首 其二。清代。安绍杰。 兀对遗编又一年,回看身世两茫然。浮云变幻寒窗外,明月凄凉孤枕边。身为愁多头早白,心缘血少夜无眠。半生块垒难消遣,且上春江载酒船。
孙黄渡。宋代。范成大。 舍舟从陆更间关,径仄仍荒亦未乾。棘刺近人牢闭眼,泥涂兀马紧扶鞍。茶山盗薮路程恶,麦垄人家怀抱宽。担仆舆夫尽劬瘁,病翁那得更加餐。
送太守晏大夫。唐代。胡宿。 画角城头向晚悲,邓侯归旆已临歧。西郊祖帐倾簪绂,南国离声动管丝。千里去思歌邵父,三年遗爱泣吴儿。甘棠寂寞江边路,正是清阴蔽芾时。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四。宋代。孔平仲。 有竹一顷馀,舍下笋穿壁。新茁才出墙,满岁如松碧。苍苍众色晚,归鸟尽敛翼。宇宙此生浮,仰惭林间翮。
以杜少陵文章憎命达之句析而为韵赋此 其四。明代。高逊志。 荆璞不善藏,轻售与时竞。虽无泣玉耻,弃捐掩光莹。伊余昧先几,妄往成蹭蹬。贪得违素心,徇名忘积行。通籍曾几时,三年绝朝请。久暌徒侣欢,转失乡党敬。剥丧匪偶然,且委时与命。
山行入泾州。唐代。王昌龄。 倦此山路长,停骖问宾御。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徙倚望长风,滔滔引归虑。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西临有边邑,北走尽亭戍。泾水横白烟,州城隐寒树。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岂伊怀土多,触目忻所遇。
奉旨贺平章邓遇等诸将平定中原回。明代。陶安。 大明受命眷自天,如日上升照八埏。帝皇德业际穹壤,在古无后今无前。烽烟到处咸扑灭,无强不摧坚不折。中原开拓尤挂念,睿谋选将当庭阙。桓桓罴虎智且雄,鸟翔蛇蟠排折冲。战机阵势指掌握,神鬼捭阖风云从。雷霆轰天震笳鼓,号令严明整行伍。统师百万辞玉京,天堑须臾捷飞渡。蔡淮小丑不足平,齐鲁妖孽难逃生。长驱汴洛烦一扫,直取图籍投燕城。千军倒戈彊敌避,根株既拔连条肄。乃收晋冀广幅员,更纳秦关贡租税。朔漠已靖辽海宁,奏凯还朝尘弗惊。龙颜霁豫众复命,白日上贯皆忠诚。止有蜀黔何蕞尔,一箭飞临犹可弛。生民安乐颂太平,万万年呼圣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