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来柳下度春宵,帘卷依稀见六桥。一水因人成缱绻,万灯照镜各妖娆。
群臣南渡何时返,风物西湖又见招。不待鸡鸣径东去,留将朝气看江潮。
西湖。唐代。王季思。 却来柳下度春宵,帘卷依稀见六桥。一水因人成缱绻,万灯照镜各妖娆。群臣南渡何时返,风物西湖又见招。不待鸡鸣径东去,留将朝气看江潮。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谷日行代寿胡永宁。明代。罗洪先。 谷日谷日流风烟,疏梅细竹回初年。彩绡旭日螺峰上,绿波淑气三江前。螺峰映三江,江水玻璃光。飞光入兰房,照见双鸳鸯。青帘横墅草色浅,锦屏罗户苏香转。清丝妙管催夜觞,风裳云履开朝宴。朝朝夜夜餐紫霞,五十商瞿休怨嗟。仙家自种长生药,人世多开顷刻花。顷刻红颜旋白首,九秋蘅杜三春柳。不知龙虎腾金银,但逢桃李飞琼玖。琼玖金银岁几还,青鸾白鹤媚春山。山中望春春正好,世外风尘閒未閒。
送郭希所符丞之金陵二首 其二。明代。董其昌。 偶召将无忆股肱,忽看飞盖又金陵。渺然人物行犹及,题过江山兴复乘。交臂不堪燕市失,离心祗对玉壶澄。即今京国风尘里,若个清标似玺丞。
和耿宪见赠。宋代。范纯仁。 仕途名迹本幽遐,谏省俄登忝世家。恩戴丘山宜尽瘁,言关社稷敢攲邪。献芹宁识羔羊美,抱瓮徒为智士嗟。君子一言华衮重,此身被服愧无涯。
题时苗留犊图二首 其一。元代。叶颙。 秩满言归父老忧,临岐分犊较蝇头。男儿利物忘天下,未必区区在一牛。
过采石怀李白十首 其十。明代。宗臣。 西望匡庐接九华,当年醉色傲烟霞。可怜一片寒江月,犹有千峰护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