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江山剩劫灰,几家骨肉痛分离。开图却羡双雏雁,犹得依依傍母栖。
题赵岐山《芦雁长卷》四首 其二。唐代。王季思。 几处江山剩劫灰,几家骨肉痛分离。开图却羡双雏雁,犹得依依傍母栖。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九。宋代。朱晞颜。 平生馀耳辈,昔日鲁朱家。同难不同乐,悲歌日易斜。
赠汪魏美徐兰生两隐者。清代。王岱。 西山有灵隐,松桂生岩扉。二老采薇久,十年来市稀。驻颜留黑发,饮憾著麻衣。一倍悲歌发,斜阳恸哭归。
所居三章章八句一章章十句。宋代。洪皓。 今我所居,圭窦荜门。俯首折腰,如坐覆盆。终日譊譊,形弊神昏。死所未知,旧事谁谕。
次危纪善五十韵倍成千字献蜀王。明代。方孝孺。 历数归真主,皇威定八荒。奉天颁正朔,截海统封疆。建国遵姚姒,贻谋鄙晋唐。德星临井络,全蜀仰贤王。白日开金殿,红云绽绣裳。舆图文献域,城阙武担阳。地秀多才彦,田腴足稻梁。十年藩辅重,万里幅员长。南土通滇
赠郑主事观兑运还京。明代。顾璘。 使君才调出群雄,来试萧何馈饷功。坐运军储轻在掌,笑吞云梦浩填胸。南征羽檄飞星过,西涨川波洚水同。圣主深宫忧万里,归朝何以献民风。
石门。宋代。郭祥正。 双崖屹然起,剔藓认题识。乃知贤令尹,曾同漫叟醉。落景正西尽,长川自东逝。唯此两石门,不开亦不闭。
忆江南 其一 秋日与龙生兄饮纯阳洞酒馆。近现代。陈仁德。 车尘外,小巷店门开。此是纯阳曾醉处,抬头犹见老招牌。一笑我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