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千年道,常看万卷书。鬓毛兼黑白,事业尚铅朱。
庭雨催寒早,窗风度月虚。抚时宁浪出,慨想北溟鱼。
读书。唐代。薛瑄。 俯仰千年道,常看万卷书。鬓毛兼黑白,事业尚铅朱。庭雨催寒早,窗风度月虚。抚时宁浪出,慨想北溟鱼。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咏梅三十首 其五 岭梅。元代。冯子振。 谁种霜根大庾颠,地高天近得春先。枝南枝北元同干,何事东风亦有偏。
荣昭德妃挽歌 其四。明代。黎民表。 祖道鸣笳引,行尘叠鼓声。椒涂非昔日,象服俨平生。诔册陈金印,灵輀饰翠旌。婉仪将旧德,青史尚垂名。
前广昌令胡君仲合白塔小饮。明代。汤显祖。 眼里金台不可登,江天一醉几年曾。欹巾曲槛过鸣雨,苾步斜阳到塔棱。咏逐蟾流开夕帐,坐分虫语暗秋灯。谈交亦自风尘好,独宿孤游也未能。
元舆近诗加妙用寄四韵。宋代。郭祥正。 谁识子昂孙,新诗霭暮云。体兼诸谢备,名与少陵分。今去知无敌,从来自出群。南山能射虎,只许李将军。
澹乐轩为孙都阃题。明代。徐溥。 至澹古所尚,至乐人罕同。何如贵戚里,却有颜巷风。一尊注玄酒,五弦调素桐。俯仰两无愧,坐觉尘虑空。余怀企古澹,此道嗟未充。愿言分所乐,一笑看冥鸿。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宋代。王安石。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沛县歌风台 其二。元代。陈孚。 沛上风云志未酬,彭城先有锦衣游。同为富贵归乡者,只是龙颜异沐猴。
菩萨蛮 其一 花院奉觞。清代。李佩金。 半帘香雨家山远。晴丝暖织春烟软。况听子规声。思归更不禁。花前瑶斝劝。一曲歌珠串。怊怅忆江南。秾华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