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二十夜雨过对月。清代。陈宝琛。 梦醒犹疑雨满山,龙公又放月光还。半规松际吾逾爱,及取东方未白间。
送张公往建溪。宋代。刘敞。 秋风驾流溪水急,君帆胡为破烟入。仙人近约武夷会,汉祀山头羽旄立。群山丛丛野波绿,君缨无尘见心曲。江淹梦笔灵有馀,君归何时伫盈轴。
锦帐春 其二。近现代。周岸登。 隔梦帏空,吹愁烟袅。药阑静、杜鹃啼晓。叠遥情,成独笑。恼游丝妨帽。碧深红悄。弦促杯宽,病疏春少。倚瑶瑟、暂舒幽袍。旧怀孤,芳事老。任曲肠千绕。有谁知道。
答柯在亨同年。明代。张弼。 浙省同年七八人,相思无复更相亲。钱塘江上今宵月,却有清光到海滨。
秋雨叹十解 其一。宋代。杨万里。 雨入秋宵滴到明,不知有意复无情。若言不搅愁人梦,为许千千万万声。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三。清代。朱彝尊。 河头时有浣衣人,处处春流漾白蘋。桥下轻舟来往疾,南经娱老北蹲宾。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唐代。刘禹锡。 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疑其有巨灵,怪物尽来宾。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醯鸡仰瓮口,亦谓云汉津。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安知视听外,怪愕不可陈。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知小天地大,安能识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