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那忍送君还,海屿南隅雨未乾。归见渭阳如借问,为言孙子寄平安。
送屿南林虚白归。唐代。王恭。 情深那忍送君还,海屿南隅雨未乾。归见渭阳如借问,为言孙子寄平安。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春夜寒甚怀凤生。清代。陈作霖。 三月将半春未归,海棠冻僵红不肥。满天密云悭作雨,朔风料峭寒砭肌。此时摊书拥裘坐,微吟肯辍镫前课。漏滴铜壶宵已深,淡月窥帘趁窗破。北乡飞鸿逐去尘,谁怜怀远意逡巡。深居斗室犹嫌冷,况尔风檐对策人。
吴山女道士。元代。萨都剌。 不见辽东丁令威,旧游城郭昔人非。镜中春去青鸾老,华表山空白鹤归。石竹泪乾斑雨在,玉箫声断綵云飞。洞门花落无人扫,独坐苍苔补道衣。
魏彦诚挽诗三首 其一。宋代。洪适。 星文推独步,风采偃先声。沉虑千人废,高谈一坐倾。苏枯崇治效,去草折奸萌。春雾新阡暗,裁诗泪睫横。
彭城宫中直感岁暮诗。南北朝。谢灵运。 草草眷徂物。契契矜岁殚。楚艳起行戚。吴趋绝归欢。修带缓旧裳。素鬓改朱颜。晚暮悲独坐。鸣鶗歇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