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青山外,都门紫气边。相看俱万里,分手已三年。
去国是何日,浮槎想近天。念从众君子,交结昔何妍。
寄刘叔正蜀中。唐代。李舜臣。 剑阁青山外,都门紫气边。相看俱万里,分手已三年。去国是何日,浮槎想近天。念从众君子,交结昔何妍。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步蟾宫。清代。史承谦。 单衫杏子无尘涴,更婀娜、合欢花朵。一生赢得住江南,便占尽、吴中梳裹。者边只有消魂我,盼嫩约、今番须果。那知暮雨独归时,但怅望、红楼灯火。
石林居士詹山老,鹤骨山清出秀眉。己卯相逢芹泮日,戊申共釂菊花枝。
年华迅若东流去,道貌岿然太古遗。不恨文溪不同会,续貂犹得寄篇诗。
石林董先生年八十七厚斋詹先生年八十四会于文溪月湾赋诗次韵奉寄。宋代。徐瑞。 石林居士詹山老,鹤骨山清出秀眉。己卯相逢芹泮日,戊申共釂菊花枝。年华迅若东流去,道貌岿然太古遗。不恨文溪不同会,续貂犹得寄篇诗。
顾著作宅赋诗。唐代。包佶。 几年江海烟霞,乘醉一到京华。已觉不嫌羊酪,谁能长守兔罝.脱巾偏招相国,逢竹便认吾家。各在芸台阁里,烦君日日登车。
接盏天兴殿。宋代。任希夷。 遥望黄袍赭色鲜,微臣先已立钧天。褥帝跪接金杯酒,衣上浓熏宝篆烟。阊阖才囘红曲盖,琐扉亟骤锦鞍鞯。今晨特为君王霁,羽仗方停又沛然。
别房州。宋代。张舜民。 有客尝谈解散川,偶因晴景到山前。溪流似景清无底,石壁如门翠插天。夜气结成三洞雨,春渠饮尽一州田。临行始觉房陵好,更欲迟留住一年。
爱松亭为嘉禾三塔寺宽海云赋。元代。张翥。 槜李湾头窣堵波,种来松树绕庭多。碧粘老甲浑苔藓,黑入秋阴半薜萝。古刹每闻龙舍宅,神僧常似鸟为窠。无人访得韦侯笔,与作山堂障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