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南去汉江阴,秋雨萧萧云梦深。
江上见人应下泪,由来远客易伤心。
江上送客。唐代。李端。 故人南去汉江阴,秋雨萧萧云梦深。江上见人应下泪,由来远客易伤心。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阳春怨。唐代。许景先。 红树晓莺蹄,春风暖翠闺。雕笼熏绣被,珠履踏金堤。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藁砧当此日,行役向辽西。
偶成 其二。宋代。傅自修。 讼牒无多公事希,道心已熟壮心微。晚来吏散闲携杖,步到金山趁月归。
送刘子开二首 其一。唐代。王质。 帝恩无吏肯承宣,雨露滂沱贮半天。璀璨两星同拱所,萧梢一骥独当先。驱驰足下千重茧,忠孝心头一寸田。孺子亭前见三隽,为言秋事亦茫然。
雨过岩寺镇。元代。方回。 冻泞滑如油,前驱雨未休。转添行路恶,始觉别家愁。早市渔翁聚,灵祠岳鬼幽。憩鞍寓吾目,有句亦堪搜。
游囊山寺。明代。柯潜。 下马松关外,行行过虎溪。钟鸣知寺近,云瞑觉天低。断涧流泉涩,平冈古木齐。何时谢尘鞅,此地卜幽栖。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十首 其二。宋代。陆游。 何许是吾庐,南临古镜湖。园林垂橘柚,门巷落楸梧。床稳龟无息,巢新鹤有雏。邻翁殊耐久,有酒即相呼。
点绛唇 初冬。元代。韩奕。 午梦初回,半窗影转斜阳树。起看梅蕊。向暖曾开未。一霎清寒,卷地西风起。无人至。把门儿闭。自了闲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