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住衡山曾夜归,见君江客忆荆扉。星沉岭上人行早,
月过湖西鹤唳稀。弱竹万株频碍帻,新泉数步一褰衣。
今来唯有禅心在,乡路翻成向翠微。
江上逢柳中庸。唐代。李端。 旧住衡山曾夜归,见君江客忆荆扉。星沉岭上人行早,月过湖西鹤唳稀。弱竹万株频碍帻,新泉数步一褰衣。今来唯有禅心在,乡路翻成向翠微。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玉山城南杨家水楼对月。明代。郑学醇。 怀玉山头月半轮,江风畟畟水粼粼。不知桂阙寒多少,剩有寒辉照远人。
春日旅寓霍成章羊城酒馆马春元诸君见过小酌因题垆头谩赋二首 其一。清代。李英。 醉乡深处柳如烟,花落花开春可怜。只为风骚耽市隐,相逢都是酒中仙。
送宇 其二。宋代。刘克庄。 祖佐文忠幕,初新肃悯祠。昔曾瞻古柏,今始识孙枝。西鄙方头重,南辕若背驰。汉朝如谕蜀,草檄舍君谁。
赠王少府封君水亭。明代。卢楠。 长啸下江阁,披襟即水亭。鱼龙静秋浪,舟楫倚寒汀。且失干戈苦,还依社稷灵。夜来看紫气,光满少微星。
烛影摇红 十月十九日。明代。王夫之。 瑞霭金台,琼枝光射龙楼雪。群仙笑指九阊开,朱凤翔丹穴。云暗雁风高揭。向海屋、重标珠阙。彩鹓飞舞,日暖霜轻,小春佳节。迢递谁知,碧鸡影里催啼鴂。骖鸾不待玉京游,难挽瑶池辙。黄竹歌声悲咽。望翠瓦、双鸳翼折。金茎露冷,几处啼乌,桥山夜月。
寒雨冰魂不自持,乍晴犹及赏花期。香生自觉佳人近,清绝唯应高士知。
幽兴水曹能纵酒,仙才供奉早成诗。多情晚更怜飘落,画里传将雪几枝。
冬日李伯襄何龙友招同何似公李仁伯定国安国家小开诸子探梅有赋。明代。伍瑞隆。 寒雨冰魂不自持,乍晴犹及赏花期。香生自觉佳人近,清绝唯应高士知。幽兴水曹能纵酒,仙才供奉早成诗。多情晚更怜飘落,画里传将雪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