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昭君怨·小雨霏微如线。宋代。吴潜。 小雨霏微如线。人在暮秋庭院。衣袂带轻寒。睡初残。脉脉此情何限。惆怅光阴偷换。身世两沈浮。泪空流。
贡院忆继学治书。元代。马祖常。 棘闱粉署隔重墙,校艺分官属正郎。五夜风帘烧蜡烛,九天冰树剂龙香。周旋接武尚书履,供帐留茵御史床。胪唱閤门春色曙,侍臣应奏庆云章。
感怀十七首 其十一。清代。陈恭尹。 梦登首阳山,郁哉何巍巍。上有二子坟,下有蕨与薇。宁从白鹤巢,不从凤鸟飞。白鹤来有常,凤鸟来无时。子胥耕吴野,少伯困会稽。一旦先埃尘,千秋有馀悲。
梅花集句 其十二。元代。郭豫亨。 湖山摇落岁方悲,自恐冰容不入时。但笑红芳誇艳冶,浑将绛雪点寒枝。桥边野水通渔路,城外春风吹酒旗。正似美人初醉著,澹妆浓抹总相宜。
留别陈蛰公先生。清代。苏镜潭。 数从羁馆接清扬,招饮时过绿野堂。庑下相庄梁妇案,橐中深愧陆生装。家贫计岂佣书拙,时乱身偏作客强。凄绝当年王谢燕,春归犹自恋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