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留别柳中庸。唐代。李端。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拜中岳命作 其二。宋代。米芾。 常贫须漫仕,闲禄是身荣。不托先生第,终成俗吏名。重缄议法口,静洗看山睛。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
玉皇庙晚眺。近现代。姜忠奎。 环山十亩郁葱笼,古刹森然夕照中。一水琤瑽穿石响,众松诘诎挂厓雄。沈吟负叶枯蝉似,徙倚离天倦鸟同。不敢告人知有命,卜居早识翠云丛。
黄浦道中。明代。张弼。 一棹载疏雨,摇摇黄浦游。落红随水急,新绿带烟稠。把酒闻啼鸟,推蓬惊狎鸥。浮萍伤客意,身世共悠悠。
和张肖甫司马题王阳德使君阳湖别墅十咏 其三 纡青阁。明代。王世贞。 小阁疏帘面面开,不知何处送青来。佛螺欲傍斜阳敛,那有珠丝系得回。
自讼一首。宋代。宋庠。 左辅朱轓守,南宫革履臣。孤萤难助日,病木独依春。暗懦疑蛇客,愚忠数马人。谁知温省树,自诫鲁堂绅。监令车中席,江山扇外尘。何当能浼我,初不缰均茵。事往方成悔,猜除且莹神。由来矜百鍊,从此惜千钧。素发惭华冕,虚舟谢要津。洗心良有谓,佞佛不无因。案上仙书{弱一半},斋中梵氎巾。更须穷僻地,香火报昌辰。
设脍示坐客。宋代。梅尧臣。 汴河西引黄河枝,黄流未冻鲤鱼肥。随钩出水卖都市,不惜百金持与归。我家少妇磨宝刀,破鳞奋鬐如欲飞。萧萧云叶落盘面,粟粟霜卜为缕衣。楚橙作虀香出屋,宾朋竞至排入扉。呼儿便索沃腥酒,倒肠饫腹无相讥。逡巡缾竭上马去,意气不说西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