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途苦不前,贫病遂连牵。向暮同行客,当秋独长年。
晚花唯有菊,寒叶已无蝉。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
晚秋旅舍寄苗员外。唐代。李端。 争途苦不前,贫病遂连牵。向暮同行客,当秋独长年。晚花唯有菊,寒叶已无蝉。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厓山吊古。明代。邓于蕃。 厓山驻跸此何时,满地尘氛势莫支。赖有忠臣同效死,空令战士尽含悲。慈元庙食依荒岛,幼帝行宫傍海湄。感慨兴亡堪堕泪,夕阳秋草对残碑。
胡静父携盒过大槐寺作。明代。胡应麟。 拂曙青丝榼,提携潞水东。为寻芳草色,重到大槐宫。老干排丹壑,疏枝碍碧空。黄梁炊渐熟,千劫梦魂中。
军中乐,送征南掾史张毅赴京。元代。张昱。 我尝军中行,从知军中乐。高牙大纛启征途,风云随护中军幕。千乘万骑指顾间,环而居之乃城郭。五更觱篥吹一声,旄头惊向天边落。捷书日夜报天子,亲笔敕书加宠渥。刲羊宰牛饷壮士,万岁欢呼震山岳。大旆悠扬锦万里,从伶窈窕花千萼。男儿堕地志四方,蓬矢桑弧为有托。遭逢主圣得臣贤,风顺鸿毛易寥廓。只今诏檄登大府,鸷鸟之中瞻一鹗。渭城且莫唱阳关,举杯为赋军中乐。
题董简卿所藏潇湘图。元代。贡奎。 潇湘在何处?展卷心悠然。是中有云飞,上与苍悟连。忆昔弄扁舟,载雪清江天。湘君招不来,明月随我前。微钟破征梦,落雁栖寒烟。回首行万里,揽衣羡孤搴。可怜楚人辞,憔悴穷岁年。图画岂不好,此意谁复传?已矣三叹嗟,临风叩商弦。
送蔡士廉舍人奔讣还四明。元代。丁鹤年。 公家东海滨,我昔共乡县。今同寓鄂渚,十年不一见。公从藩府典礼仪,入侍须早出每迟。不将汎爱要乡誉,直以孤忠结主知。雪松贞操寒逾劲,冰蘖清声老更驰。府中诸彦皆人杰,政事文章称二绝。重公质朴古人风,平揖下堂腰罄折。身名俱泰心独悲,甘旨亲庭千里隔。一朝海鹤寄云椷,阿翁已作蓬莱客。仰观乔木战飘风,五内分崩面深墨。我闻往吊始见公,我足蹒跚公发白。相看话旧重咨嗟,少日风流那复得。花明春泛越王湖,月皎秋寻贺公宅。赏花弄月秋复春,诗酒清狂多故人。直倚青年骄白日,岂知碧水扬黄尘。从此东西各星散,我忆同游如梦幻。秋风江上漫思鲈,夜雨关河愁听雁。公当大事赐告归,片帆东下孤云飞。里中长老久相待,一见喜极还沾衣。傥问题诗者谁子,道即辽东丁令威。
鄱阳和程世良。元代。聂古柏。 年少将军意气雄,乃翁宪府旧乘骢。鲁中诗礼有庭训,江左衣冠多士风。玉树青葱秋色里,明珠炫烂月华中。滕王阁上重回首,后夜相思寄别鸿。
登楼有感。宋代。黄文雷。 顾陆风流几夕阳,桑畴麦陇自凄凉。山从地尽云垂海,水共天浮日射洋。门卒何年隐吴市,啬夫当日爱桐乡。蚁封未敢夸荣策,芳草无人且自芳。
上韦左相二十韵(见素)。唐代。杜甫。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北斗司喉舌,东方领搢绅。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