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坐犹馀四屈卮,筋驽肉痹股生胝。侍臣醉饱皇欢洽,更看终场角牴嬉。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宸殿御筵即事 其五。唐代。魏了翁。 再坐犹馀四屈卮,筋驽肉痹股生胝。侍臣醉饱皇欢洽,更看终场角牴嬉。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登邹观察彦吉鬯阁望九龙诸山。明代。胡应麟。 古桧新篁浥雾浓,芳池晴色照芙蓉。雕栏紫翠飞千雉,画栋丹青列九龙。搦管登坛春雪丽,衔杯开阁暮云重。何因结社精庐畔,杖履名山日过从。
风竹。近现代。方鹤斋。 十七年来伴此君,清风习习常相闻。看雨开门得明月,听泉欹枕梦凉云。厨烟偶借两三点,池水无多一二分。新笋过年已出屋,老梅含笑与同群。
杭州官舍即事。唐代。姚合。 临江府署清,闲卧复闲行。苔藓疏尘色,梧桐出雨声。渐除身外事,暗作道家名。更喜仙山近,庭前药自生。
鹧鸪天。宋代。郭应祥。 鸾诰双双妇与姑。家尊荣宦到中都。暂时花县飞凫与,新看芝庭捧鹤书。梅欲放,柳将舒。诞辰先占一阳初。清心堂下围红处,剩有长生酒满壶。
煎茶和赵侍御二首 其一。明代。黄衷。 缕烟何处烛清虚,知是乌台退食初。青咮出笼分乳雀,絮花浮鼎噀游鱼。竟陵录后名方远,顾渚春前叶已疏。渴梦十年消未得,寒泉谁致惠山馀。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六。宋代。晁补之。 王道无偏党,此语闻诸经。高贤如大海,亦以众流成。文饶叹维州,刀锯人所更。相如后私怨,此语惊秦庭。小人虑事疏,妄意盐车鸣。安得如江酒,洗我尘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