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去清溪水,水清能照人。我来住行脚,独立见閒身。
红桕当孤店,青山在隔邻。风尘暗前路,谁复是知津。
清溪店。唐代。成鹫。 东去清溪水,水清能照人。我来住行脚,独立见閒身。红桕当孤店,青山在隔邻。风尘暗前路,谁复是知津。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海棠春 闺中四景词 冬。清代。商景兰。 朔风剪出鹅毛片。柳絮与、梅花相见。木落万山空,正大江如练。红炉拨尽寒犹战。况夜夜、玉壶添箭。耐得岁寒心,又苦桃花面。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三十九。明代。黄衷。 明时潦倒甘迂腐,岂有奇馀关宿度。空林惯见瞽翁过,隐几贪听鬼谷数。
采菱曲十二章 其七。明代。胡应麟。 那曾调笑问当垆,惯向书斋直唾壶。蓦地閒行寻不得,画廊东角斗摴蒱。
西河 读一行画集。近现代。刘斯翰。 曾游地。瞢腾溪峤还记。虎喑狼哑郁深箐,巉岩猝起。孤眠龙象作儿啼,一声愁破空际。灵和肉,颠倒倚。顽痴诡谲谁会。人生窘比窒公车,汗埋臭昵。独寻荒野托幽心,漆灯似眼如水。搜罗百怪出海市。冷回头、娑婆千里。羡汝生逢清世。叹天人、笔墨茫茫相对。为赋鲲鹏南云里。
送赵继清潮州推官。元代。黄溍。 相国南迁有故居,理官高选出新除。承恩特与金鱼袋,访旧争迎驷马车。春入圜扉庭草暗,天低驿路岭梅疏。凤池不隔同年面,归及梅花雁影初。
题延翠斋。宋代。王绅。 十里烟萝翠作堆,道人家在石岩隈。门涵碧落轩窗净,席拥青冥图画开。山雨欲来松竹润,岭云初去鹤猿猜。谁能分我数椽地,一洗襟怀亦快哉。
十一月十一日夜步行中庭月色明甚作诗三绝 其二。宋代。周紫芝。 香风袅袅月娟娟,月满中庭夜悄然。只恐大罗天上有,人间今夕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