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多难逢寒食,怅望家山又一春。青草久荒攀柏地,黄梅深愧种松人。
哀猿啼树将圆月,饥鸟眠花动隔旬。辜负清明好时节,梦中犹忆蕨薇新。
病中放言 其二。唐代。成鹫。 频年多难逢寒食,怅望家山又一春。青草久荒攀柏地,黄梅深愧种松人。哀猿啼树将圆月,饥鸟眠花动隔旬。辜负清明好时节,梦中犹忆蕨薇新。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雨馀登避暑台。清代。朱中楣。 晚妆才罢试齐纨,夏木阴阴落照残。欲向层台窥远堞,偶飞疏雨染重峦。湿云缓度莺声老,凉月还生燕语欢。共挹荷香思茗饮,轻风有意送梅酸。
别离曲。唐代。张籍。 行人结束出门去,几时更踏门前路。忆昔君初纳采时,不言身属辽阳戍。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十七。宋代。释居简。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应时纳祜,看楼打楼。群阴消剥尽,特地一场愁。
岁晚作。宋代。吕本中。 南山雪云千丈高,北山晚田无寸毫。富儿巨家饱欲死,笑我陋巷长蓬蒿。道人坐稳忘作劳,百念解纵如垂櫜。但当折简唤我曹,并坐择虱烦抑搔。笔力可借秋江涛,莫学人间膏火熬。
山西庄舍赠信上人和彦时兄四首。宋代。王之道。 一枝清瘦早梅春,风味高如郭泰巾。襟袖归来香未歇,要将佳句属诗人。
碧玉洞作。明代。薛始亨。 飞瀑与云齐,云边倒接溪。秋声落河汉,日色映虹霓。石濑晴沙浅,江潮雨岫低。琴中碧玉调,何似此凄凄。
醉落魄·江天云薄。宋代。周紫芝。 江天云薄,江头雪似杨花落。寒灯不管人离索。照得人来,真个睡不著。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飘泊。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阑干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