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向筠篮露未收,唤来深巷去还留。一堤杏雨寒初减,万枕梨云梦忽流。
临镜不妨来更早,惜花无奈听成愁。怜他齿颊生香处,不在枝头在担头。
即席分赋得卖花声。唐代。黄景仁。 摘向筠篮露未收,唤来深巷去还留。一堤杏雨寒初减,万枕梨云梦忽流。临镜不妨来更早,惜花无奈听成愁。怜他齿颊生香处,不在枝头在担头。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题见一堂赠侯见洲藩伯。明代。陈堂。 功成疏宠位,兴洽在林塘。地拟青门胜,人欢绿野堂。卷帘邀月上,垂钓引杯长。清世冥鸿意,无劳问阮康。
哭陆亚英依韵序三十绝 其十五。近现代。周水平。 东京湾畔写红霞,眷属情成众口誇。海上波涛惊耗简,从今怕见并头花。
宾阳八景 其七 葛岩消暑。明代。梁鱼。 葛仙去后留丹室,人来一乐百忧失。火枣交梨不复存,丹崖翠壁如前日。一泓流水静无尘,半榻松风清彻骨。不徒消暑誇尽欢,更与群黎洗蒸郁。
北极跳宜碣,南瞻尽闽瓯。眇观此瀛海,浮空竟千秋。
瑞光出冰轮,千丈开云头。月行无厚薄,不尽离人愁。
洪平斋有官舍见月三首与程杨二公又各次韵中秋日休诸友用韵为戏奔逸绝尘之作未能拟其万一也 其二。宋代。方一夔。 北极跳宜碣,南瞻尽闽瓯。眇观此瀛海,浮空竟千秋。瑞光出冰轮,千丈开云头。月行无厚薄,不尽离人愁。夜半北斗高,阑干压幽州。繁星见复没,如滓浮新篘。庭虚步清影,梧桂声飕飗。举杯饮未釂,棹歌起渔舟。光景正清绝,宾去我独留。饮技未必奏,颓然老伶优。
诗偈 其一二四。唐代。庞蕴。 身现凡夫事,内照自分明。三千大千界,满中诸众生。刹那造有业,了了总知情。纳安芥子里,称为无相经。常持人不识,念时无色声。
夏至夜宿海幢僧阁。明代。梁以壮。 隔江灯火坐中看,四面潮声欲上栏。山月鹿归双角解,寺钟龙听一珠蟠。河南书屋人何在,岭上松风石自寒。无限幽怀不能写,抱琴清绝水云端。
仙霞岭。清代。张晋。 晨发指仙霞,闽浙从兹判。石磴何盘盘,目慑神先眩。松篁翳白昼,阴晴互更变。怪石俨兽蹲,行人等蚁旋。首接前客尻,踵压后者面。我有济胜具,放步不愁倦。舁夫荷空舆,相随入霄汉。侧聆飞瀑鸣,乱折山英粲。前途少坦夷,腹馁始思饭。俯眺无诸国,历历皆可辨。作客向井底,指点增忧患。欲寄故乡书,何处觅秋雁。
四十咏 其三十六 汪太学道贯。明代。王世贞。 仲淹司马弟,友于一何笃。不作阿奴攻,但经平子目。心期偏韦布,酒语易肝腹。折节西京言,翩翩标二陆。遂令谼中植,蘼芜亦芬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