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
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
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
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
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唐代。杜甫。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奉送李相公重镇襄阳。唐代。李逢吉。 海内埏埴遍,汉阴旌旆还。望留丹阙下,恩在紫霄间。冰雪背秦岭,风烟经武关。树皆人尚爱,辕即吏曾攀。自惜两心合,相看双鬓斑。终期谢戎务,同隐凿龙山。
小园。宋代。宋庠。 节物过芳苞,幽奇胜近郊。先秋蝉弃甲,背岁鹊营巢。池小萍周岸,筠低露泣梢。摽梅资宴豆,赐臛佐晨庖。夕坞禽声乱,芳蹊屐齿交。茂丛罗宅菊,长柄庾园匏。尸竊虞官谤,嘉肥愧遯爻。披襟时一至,未塞学心茅。
元韵酬答春蕊兄元夕诗见示。清代。陈忠平。 倏开云一罅,雾月接灯妍。春意寒难定,毂尘嘈未涓。思幽凭梦远,信捷任居偏。鸥鹭脩同契,曷忧时与年。
谒菊坡作。明代。林元。 岭海精英钟我崔,光风争映曲江隈。九天屡奏匡时策,万里曾摅镇蜀才。泉石怕寒蒲涧约,晚香深注菊花杯。邯郸已醒尘寰梦,欲傍坡南筑钓台。
和陶归鸟诗六十八首。明代。方国骅。 孑孑孤鸟,远弋于林。周回顾影,宁择佳岑。缄舌捲羽,郁陶中心。眷彼谷风,乔木阴阴。
既出都门望西路发有作 其二。明代。李孙宸。 谁令渝高蹈,怀禄入承明。十载铅与椠,悠悠竟何成。情澹圭组薄,恋深犬马轻。远辞承华侧,秖役潞子城。衔命俨陨越,敕躬每屏营。揽衣遵遥渚,整辔骛脩坰。岭南隔天末,何日抗归旌。
偈颂二十五首 其二十四。宋代。释普岩。 四年承乏云峰寺,暗写秋肠寄阿谁。每到十一月初五,一狐疑了一狐疑。故我开山伏虎禅师,指柳骂杨,伤龟恕鳖,你死我活。莫说一碗粗茶一炷香,也胜和盲㪍诉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