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慕容簿送题宝峰石刻并中秋词以诗谢之。宋代。舒邦佐。 步屧寻僧到日西,乱山深处见新碑。却惊天上披风手,亦卷波澜入小诗。
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唐代。杜牧。 城日晚悠悠,弦歌在碧流。夕风飘度曲,烟屿隐行舟。问拍拟新令,怜香占彩球。当筵虽一醉,宁复缓离愁。
次韵萧德起见寄。宋代。林季仲。 漫求三釜禄,浪走十年尘。白发不饶我,虚名能中人。溪山閒始见,鱼鸟静相亲。共对一庭月,谁非吾近邻。
春日感怀。清代。方荫华。 年来心绪倩谁知,一病经旬睡起迟。难释离怀因忆母,重温旧学试规儿。愁中偏易逢佳节,梦里差能得好诗。听尽廉织终日雨,又堪墙外柳丝丝。
挽王氏夫人。宋代。王庭圭。 岁歉倾禾粟,宾来剪发鬟。其人今已朽,此事古尤难。斜日衔峰顶,秋风想佩环。出门惊吊客,双鹤下云间。
延卿将之广东招同诸子集于其家次何氏山林十首 其一。清代。范当世。 望望蒲塘路,维舟第二桥。故人期陇晦,好会接云霄。作合前时问,朋游隔日招。惟应就芳草,百里未嫌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