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青山绕郭斜,翠微深处半人家。谁知不解登临苦,醉杀犹堪藉菊花。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四。唐代。李攀龙。 湖上青山绕郭斜,翠微深处半人家。谁知不解登临苦,醉杀犹堪藉菊花。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辛丑元日夜坐试笔。元代。吴当。 扶桑晓色压春云,江上香炉留夕曛。坐来白日有佳兴,雪后青山无垢氛。蛰龙三冬成久卧,鸣鸟百年今不闻。遗经独在共谁语,太乙吹藜来夜分。
郑总干致芦管笔。宋代。方岳。 中书采邑初管城,笛材饱霜摇绿云。春烟落纸黑蛟瘦,不可一日无此君。九华真人出奇计,笑指秋江雪无际。并刀失手刘寄奴,爨余得与诗为地。双钩入握如虚空,飘飘轻捷翻群鸿。翰林夜召陶学士,草制进封卢国公。
长安冬夜书事。唐代。任翻。 忧来长不寐,往事重思量。清渭几年客,故衣今夜霜。春风谁识面,水国但牵肠。十二门车马,昏明各自忙。
舟夜守立秋 交节以十三夜亥二刻。明代。郭之奇。 愁客思归坐晚风,梦回秋色度江枫。吹来雁影澄波外,咽破蝉音碧树中。斜月西藏飞爽露,行云四敛肃高空。祇因一叶伤心见,摇落千年悲气同。
东门行。宋代。刘敞。 拂衣趋长道,抚剑独叹息。并岁不易衣,期旦曾一食。悠悠风俗薄,顾我若异域。积金要能笑,弹铗轻下客。岂辞蓬蒿居,未与尘世隔。黄鹄非池禽,东南举六翮。出门尚徘徊,悲鸣念旧国。何日复来还,为君涕沾臆。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唐代。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