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际崖头取次眠,崖头天也水中天。始知身在乾坤里,漫说乾坤担在肩。
经始壁立洞用前韵 其二。唐代。湛若水。 水际崖头取次眠,崖头天也水中天。始知身在乾坤里,漫说乾坤担在肩。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宋代。曹彦约。 访我鸣琴日,闻公吐屑言。循良临武政,忠愤大奚冤。厥后依英荡,新来近达尊。却归桑梓路,忍对建昌门。
丙午九日将过阳羡偶成。宋代。李曾伯。 年年秋晚对风沙,今近重阳喜在家。自断此生甘皓首,能消几度看黄花。闲身颇觉便筇竹,醉态都忘脱帽纱。且问小舟溪上去,飞鸥数点夕阳斜。
过李膺墓同曼叔作。宋代。韩维。 汉衰奄寺炽,威柄敢专有。桓桓李司隶,誓夺还君手。登门盛贤俊,破柱发奸丑。身虽以此亡,慕者犹恐后。我行襄之野,把酹孤冢右。精诚有相激,泪落入卮酒。剖心死亦仁,灭顶过何咎。大雅称明哲,于君岂其谬。
菩萨蛮(寄赵使君)。宋代。陈师道。 清词丽句前朝曲。使君借与灯前读。读罢已三更。寒窗雨打声。应怜诗客老。要使情怀好。犹有解歌人。尊前未得听。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次用本韵)。唐代。白居易。 南雨来多滞,东风动即狂。月行离毕急,龙走召云忙。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浸淫天似漏,沮洳地成疮。惨淡阴烟白,空濛宿雾黄。暗遮千里目,闷结九回肠。寂寞羁臣馆,深沉思妇房。镜昏鸾灭影,衣润麝消香。兰湿难纫珮,花凋易落妆。沾黄莺翅重,滋绿草心长。紫陌皆泥泞,黄污共淼茫。恐霖成怪沴,望霁剧祯祥。楚柳腰肢亸,湘筠涕泪滂。昼昏疑是夜,阴盛胜于阳。居士巾皆垫,行人盖尽张。跳蛙还屡出,移蚁欲深藏。端坐交游废,闲行去步妨。愁生垂白叟,恼杀蹋青娘。变海常须虑,为鱼慎勿忘。此时方共惧,何处可相将。已望东溟祷,仍封北户禳。却思逢旱魃,谁喜见商羊。预怕为蚕病,先忧作麦伤。惠应施浃洽,政岂假揄扬。祀典修咸秩,农书振满床。丹诚期恳苦,白日会昭彰。赈廪赒饥户,苫城备坏墙。且当营岁事,宁暇惜年芳。德胜令灾弭,人安在吏良。尚书心若此,不枉系金章。
山水友别辞 芭蕉脯。唐代。王质。 不愁风槭槭,不愁雨萧萧。为人张秋本,为我解春牢。脯它脯,总弗许,山鬼且往凭山树,繁阴相倍享风露。
寄尹迁介叔 其三。宋代。刘跂。 我有好诗酒,端为舅氏作。陈遵见张竦,虽见不改乐。小官未朝谒,日日事饮博。书来托天真,笑我守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