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仆无朋独自身,影行潭底月三人。春粮千里求仁去,到了还归自已仁。
赠周生阶自安福无仆而来。唐代。湛若水。 无仆无朋独自身,影行潭底月三人。春粮千里求仁去,到了还归自已仁。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游子。元代。张仲深。 游子十月湖上路,天寒水落洲渚长。北风萧萧草木白,沃野莽莽烟云黄。去年小艇走江海,此日晚岁愁家乡。故园幸自好消遣,茅櫩春动梅花香。
病中。宋代。林逋。 遗编坐罢披三豕,小轴行当倦伍禽。谦肆有徵常遇困,刀圭无状为攻深。长卿痟渴应难奈,玄晏清羸已不禁。约缚隐囊聊阁膝,忘怀未得是微吟。
送杨州判官(一作赠茅山杨判官)。唐代。张籍。 应得烟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寻。闲怜鹤貌偏能画,暗辨桐声自作琴。长啸每来松下坐,新诗堪向雪中吟。征南幕里多宾客,君独相知最校深。
东园玩菊。唐代。白居易。 少年昨已去,芳岁今又阑。如何寂寞意,复此荒凉园。园中独立久,日澹风露寒。秋蔬尽芜没,好树亦凋残。唯有数丛菊,新开篱落间。携觞聊就酌,为尔一留连。忆我少小日,易为兴所牵。见酒无时节,未饮已欣然。近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
穷年守岁五首 其二。明代。郑潜。 穷年百忧集,起坐不遑安。仰事既有愧,俯育亦腼颜。北风欺破屋,敝裘讵禁寒。挑灯理遗编,地炉燃草菅。贤哲坐困阨,荣辱何能干。鄙夫利誇捷,涉世如转丸。吾独拙且迂,挥解强为欢。
九日登楼漫兴。明代。何瑶英。 节逢九日一登楼,黄菊茱萸插满头。沙渚已过千里雁,蓬莱曾梦七花虬。江门近泛溁光浅,桂岭遥连积翠浮。结伴但从高处立,深闺何用买山游。
广述二首 其二。宋代。华镇。 飘风入阊阖,九陌起黄埃。馺遝振鸣珂,驰驱东西来。侧足凑高明,珠箔为褰开。附会崇岳友,沮誉牛李侪。倾侧竞姿媚,谈笑足诙谐。朝为道旁客,暮为廊庙才。如何首阳人,怅望黄金台。所得竟斗筲,回首良可哀。安见郑子真,谷口日徘徊。嘉声满朝野,何用苦自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