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定花阻风五首。宋代。李曾伯。 绿柳桥头旧酒炉,几番舣棹劳篙夫。恍疑风撤青帘去,敲尽荆扉闭不酤。
卧病四首寄诸兄弟 其三。明代。顾璘。 细雨浓花思不禁,春山何处独登临。高鸿实寄传书泪,老马虚驰伏枥心。肺病闭门聊稳睡,穷愁抱膝且长吟。閒情已逐归云尽,独奈人间枳棘林。
秦楼月(为陈_·寿)。宋代。郭应祥。 三月一。题舆恰届垂弧日。垂弧日。武安门外,欢声扬溢。双瞳炯炯头如漆。天公付与长生质。长生质。云霄稳坐,持荷簪笔。
赠熊季廉。近现代。严复。 一十九稘初告终,抟搏员地趋大同。神机捭阖纵变化,争存物竞谁相雄。大哉培根氏告我,即物观道冥纤洪。至人先天戒凝滞,高下体合如张弓。从其后鞭向仁寿,岂假食苦师蓼虫。三皇五帝各垂法,所当时可皆为功。蚩蚩之氓俾自治,奚翅洲渚浮艨艟。及其已过尚墨守,无益转使百弊丛。矧今天意存混合,殊俗异种终棣通。是时开关用古始,何异毛毳当炉烘。履而后艰常智耳,如惩弗毖宁非懵。四百兆民皆异种,卒使奴隶嗟神恫。所以百千万志士,争持建鼓挝顽聋。贤愚度量儿相越,听者一一袖耳充。胶胶扰扰何时已,新旧两党方相攻。去年北方致大祸,至今万乘犹尘蒙。亦知天心未厌乱,南奔避地甘长终。岂意逃空得謦欬,知交乃遇四五公。就中爱我最真挚,屈指先数南昌熊。心期浑欲忘彼此,圭角相遇加磨砻。人生行止不自诡,扁舟又欲随南风。临行执手无所赠,惟有真气如长虹。横流他日傥相遇,窃愿身道双加丰。
平盖治。宋代。张继先。 昔人已去附龙鳞,神气犹存录籍真。洞口记曾三拜日,云间别是一家春。钓丝无迹龟鱼静,樵客忘机虎豹驯。金井未经新汲引,已无胸次一纤尘。
长门怨四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 锁闭葳蕤绝履綦,宫花犹发万年枝。沈香亭北无穷恨,尽在阑干独倚时。
赠别徐教授之钦州二首 其二。元代。范梈。 冉冉岁月暮,悠悠关塞长。歌钟凝旅宴,舞袖拂征艎。到日梅花乱,来春蕙草芳。南金自昔重,寄赠可能忘?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升坐用圣安之曲。宋代。崔敦诗。 簪缨列序,羽卫分行。雉扇爰彻,天威炜煌。清明在躬,顒顒昂昂。咸拜稽首,万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