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衰翁八十年,飞云顶上访群仙。天风吹衣白日暮,两手捉笠行中天。
登飞云顶用濂溪韵三首 其三。唐代。湛若水。 自笑衰翁八十年,飞云顶上访群仙。天风吹衣白日暮,两手捉笠行中天。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平谷秋兴六首 其四。清代。曾习经。 风物殊乡见亦稀,残荷疏柳水深围。王官行李愁弹铗,阿谷闺人故浣衣。荒戍草深秋渐老,故侯瓜熟客忘归。侧身南望还零涕,晏岁从谁赋采薇。
过东莞伯墓。明代。樊起龙。 毬石狮岩势欲吞,霸图雄业一丘存。登坛结士先刑赏,倚剑观星识至尊。荒冢有花开二月,断碑无字落孤村。东南半壁今还古,赤帜何人候虎门。
中秋向夕自观生居同刘生小步归草堂月上二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 秋清犹往昔,老去得从容。檐影分仙桂,珠光浥瓦松。葛巾飞鸟度,霜鬓玉蟾逢。他日酬今夕,云签在别峰。
雪后归自南郭。明代。顾璘。 雪后帝京聊骋望,冰天悬影照人寰。遥瞻丹凤分银阙,周览青龙展玉山。广野漫铺明月色,白波摇动大江湾。多情独倚新亭树,更爱长风洒醉颜。
八哀篇 其八 钱布衣谷。明代。王世贞。 叔宝事丹青,往往得其意。虽游文翁门,厥祢繇沈氏。藏书盈万卷,一一手铨次。伏枕归婴儿,毋亦造物忌。生亦无异人,死还知汝异。
段相国游武担寺,病不能从题寄。唐代。薛涛。 消瘦翻堪见令公,落花无那恨东风。侬心犹道青春在,羞看飞蓬石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