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平尝避世,仲蔚爱閒居。城市何妨隐,蓬蒿岂必除。
榻留孤剑伴,人共一瓢馀。涤尽人间念,吾将返厥初。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 其三。唐代。高攀龙。 君平尝避世,仲蔚爱閒居。城市何妨隐,蓬蒿岂必除。榻留孤剑伴,人共一瓢馀。涤尽人间念,吾将返厥初。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苏幕遮 送春寄子潇。清代。席佩兰。 绿阴深,深院闭。怕倚阑干,春在斜阳里。几片飞花才到地。多事东风,又促飞花起。篆丝长,帘影细。一径无人,遮断春归计。纵□留春春去矣。点点杨花,还替花垂泪。
汉将篇。明代。何景明。 汉家西北烟尘起,烽火夜照西京里。胡虏奔腾一万骑,关塞逶迤本千里。飞符插羽募精强,连营列阵扫边疆。已见将军屯细柳,更闻天子猎长杨。长杨羽猎兵威振,叠鼓鸣钲闻远近。龙虎遥分天上军,鱼蛇遍阅云中阵。长安骢马侠少年,金鞍玉辔铁连钱。共看拔剑追骄子,自许弯弓射左贤。惊风昼起边沙涨,疏勒黄云迷所向。饮马寒临月窟傍,躯兵夜度天山上。降旗款节树戎城,卷旆回旌入帝京。征人半死龙庭战,壮士俱标麟阁名。麟阁功名不易得,贵臣良相徒颜色。威胡尽道李飞将,还汉谁言苏属国。玉门关外朔云愁,燕颔书生亦白头。君王自忆廉颇辈,义士羞称万户侯。
悼亡六首 其六。清代。吴锦诗。 正逢科举录新生,萱草风寒蓦地惊。分付一声娘去也,九泉望汝掇科名。
正月崇让宅。唐代。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秋夕排闷十韵。宋代。陆游。 湖海双归棹,蓬蒿一病翁。幽居天镜北,别墅石帆东。云岫翩孤鹤,烟汀渺断鸿。一从生白发,几见落丹枫?独立中庭月,欹眠满院蛩。藜羹晨糁白,葑火夜炉红。物外缘虽薄,尘中念已空。放鱼从长者,累塔伴群童。野寺观冬忏,业祠祷岁丰。行歌与坐睡,处处现神通。
宿陇州龙门洞。清代。吕谦恒。 出郭沿青流,登高陟旷坦。远峰翳轻阴,奔峭若在眼。望烟指衡茅,缘冈上修阪。入峡未卓午,云昏昼疑晚。冰泉石齿冽,阴飙林鬣卷。移时闻奔雷,循崖见曲栈。石色混空碧,青苍互瀰满。飞梦赴岩欹,浮杠凭索转。渡涧更奇绝,危削愁步蹇。疑有避秦入,或藏兹洞馆。楼卧听崩渹,欲寐还屡辗。松窗片月明,扪星信非远。
奉和春日望海。唐代。许敬宗。 韩夷愆奉赆,凭险乱天常。乃神弘庙略,横海剪吞航。电野清玄菟,腾笳振白狼。连云飞巨舰,编石架浮梁。周游临大壑,降望极遐荒。桃门通山抃,蓬渚降霓裳。惊涛含蜃阙,骇浪掩晨光。青丘绚春组,丹谷耀华桑。长驱七萃卒,成功百战场。俄且旋戎路,饮至肃岩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