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遇安(?~九九二),俗姓沈,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青原下十世,天台韶国师法嗣。太祖乾德中居杭州北关倾心院,开宝七年(九七四)入居光庆寺,号善智禅师。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于滋福殿赐紫,号朗智大师。淳化三年卒。事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六、《五灯会元》卷一○、《咸淳临安志》卷七○。
燕子楼。清代。金衍宗。 尚书镇彭城,军民乐康阜。推官辟昌黎,文章重山斗。李藩许孟容,幕府相左右。治法与征谋,所赖出众手。惟公能好贤,好贤诚何负。后堂列丝竹,下陈充箕帚。旦夕归山丘,歌舞属谁某。何图一蛾眉,乃与争不朽。楼居十一年,箧衍三百首。偶感舍人诗,从容用自剖。恐以是累公,不然从死久。益公尚书名,乐道在人口。呜呼关诚贤,匪直节不苟。古者儿女情,义勿取太厚。内人皆失声,旷礼执其咎。诵关之所言,识不敬姜后。至今一角楼,永为燕子有。丈夫志千秋,登斯得无忸。白杨祇作薪,红粉孰与寿。大义知废兴,古墓王陵母。
与范谦叔饮西园。唐代。蔡京。 一日趋朝四日閒,荒园薄酒愿交驩。三峰崛起无平地,二派争流有激湍。极目榛芜惟野蔓,忘忧鱼鸟自波澜。满船载得圭璋重,更掬珠玑洗眼看。
送某学士。元代。魏初。 鲁斋天下士,高弟数君侯。立学心恒切,居官行益修。旱苗方渴雨,健翮正横秋。尊酒何年夜,陈登百尺楼。
七夕二首·其二。清代。德容。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最伤今夜离愁曲,遥对天涯愈断肠。
接云千丈层崖,古来此地风烟好。青山得意,十分浓秀,都将倾倒。可恨孤峰,几回空见,松筠枯槁。自都门送别,膏车秣马,谁更问,一作闻盘中道。我爱陂塘南畔,小川平、横冈回抱。野麋山鹿,平生心在,长林丰草。婢织奴耕,岁时供我,酒船花灶。把人间万事,从头放下,只山
水龙吟 同德秀游盘谷。金朝。元好问。 接云千丈层崖,古来此地风烟好。青山得意,十分浓秀,都将倾倒。可恨孤峰,几回空见,松筠枯槁。自都门送别,膏车秣马,谁更问,一作闻盘中道。我爱陂塘南畔,小川平、横冈回抱。野麋山鹿,平生心在,长林丰草。婢织奴耕,岁时供我,酒船花灶。把人间万事,从头放下,只山
端友和临要阁诗再次韵五首 其一。宋代。陈渊。 茅斋西望水边楼,亦复开轩对奕秋。欲效子猷偏种竹,竹前那得一溪流。
踏莎行(谢人寄梅花)。宋代。周紫芝。 鹊报寒枝,鱼传尺素。晴香暗与风微度。故人还寄陇头梅,凭谁为作梅花赋。柳外朱桥,竹边深坞。何时却向君家去。便须倩月与徘徊,无人留得花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