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节妨香,鸾花薄露,簟纹铺藻。瑶阶静拥,荡漾梦痕难扫。
偃风枝、晴廊燕翻,石泉碎点金沾抱。怅玉楼十二,银河斜挂,碧笙吹晓。
窥笑。当年少。记高捲南薰,神仙人妙。横街放夜,坐送千门欢闹。
想玲珑、遥倚未眠,夜情密意飞不到。待归时、省识春风,窣地苔阴悄。
锁窗寒 咏帘。唐代。陈方恪。 凤节妨香,鸾花薄露,簟纹铺藻。瑶阶静拥,荡漾梦痕难扫。偃风枝、晴廊燕翻,石泉碎点金沾抱。怅玉楼十二,银河斜挂,碧笙吹晓。窥笑。当年少。记高捲南薰,神仙人妙。横街放夜,坐送千门欢闹。想玲珑、遥倚未眠,夜情密意飞不到。待归时、省识春风,窣地苔阴悄。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监学同舍饯南康新使君黄雍文分韵。宋代。虞俦。 人生五马古云乐,今君此行殊不恶。君才自是瑚琏器,十载声华满台阁。胡为忽厌东华尘,一麾要把江之滨。闻道丰登少公事,姑与匡庐作主人。到郡莫辞讥屡费,政恐朝来多爽气。山中向有读书人,为问归来头白未。
旧挽汪隐君 其二。宋代。陈起。 遗碣钻辞掩夜台,脩文空叹逞馀才。鹿坡明月成惆怅,不见高人自往来。
登劳山绝顶望海。清代。刘源渌。 小驻人间七十秋,沧桑几度不关愁。到来咫尺蓬瀛路,万里沧波一叶舟。
寄阮谦仲。元代。梁寅。 阮君江海士,不减嗣宗贤。酒共名流饮,诗从野客传。寻山经楚甸,踏雪上吴船。急景心常惜,冥搜思独玄。图成辋川上,花忆浣溪边。窗户山擎月,楼台树接天。珍藏太史录,剩集小山篇。何日参佳论,临流思渺然。
寄崇德里居作。唐代。马戴。 扫君园林地,泽我清凉襟。高鸟云路晚,孤蝉杨柳深。风微汉宫漏,月迥秦城砧。光景坐如此,徒怀经济心。
春中田园作。唐代。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