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讴副墨。圣圣衔陈迹。读尽阴符开口说。两戒河山都别。
南冥地陷云昏。齐州一发如痕。惭愧夷门老矣,蒯缑何处酬恩。
清平乐 重效沈体。唐代。陈方恪。 于讴副墨。圣圣衔陈迹。读尽阴符开口说。两戒河山都别。南冥地陷云昏。齐州一发如痕。惭愧夷门老矣,蒯缑何处酬恩。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爱山堂。宋代。杨万里。 诗人性癖爱看山,晓坐堂中夕嬾还。只对月山无限好,月山外面八双鬟。
戊寅中秋五首 其二。明代。何吾驺。 寻真炼药事飞升,当日何因月里行。多恐广寒还有梦,浓云疏雨不胜情。
送韦岫郎中典泗州(一作癸丑岁毗陵会中贻同老)。唐代。章碣。 玉皇恩诏别星班,去压徐方分野间。有鸟尽巢垂汴柳,无楼不到隔淮山。旌旗渐向行时拥,案牍应从到日闲。想忆朝天独吟坐,旋飞新作过秦关。
田子宅宴别。明代。何景明。 永夜怆离析,同心耽宴游。世情俱慷慨,乡意转绸缪。竹户霜灯袅,风城海角流。豫章天更远,燕北有高楼。
春日闲居 其五。明代。李攀龙。 奉使谈经日,单车西入关。抡才牛口下,得士凤毛间。白雪千人失,黄河万里还。即今高卧处,犹不减商山。
赠广都寓舍贤妇二喻诗。宋代。顿起。 尝闻赵清献,恤孤慰亡友。至今西蜀人,谈美不容口。二喻出儒家,清贫一无有。零丁依老姑,破屋僧堂后。相对诵诗书,未尝窥户牖。圭折玉弥方,山寒松更茂。县宰初闻名,咨嗟为之久。从容语其配,夫人曾见否。长者二十三,次亦十八九。青裾长蔽膝,荆簪短在首。我欲效清献,言不为人取。近於吾邑中,选婿得豪右。夫人相宰意,鱼蔬荐樽酒。屈致二喻来,呼名老与寿。女子当有行,诗称远父母。饥寒日月长,蓬荜风雨漏。大喻前致词,洒泪湿衣袖。荷德固已深,缄情亦须剖。上言亲未葬,心欲土自负。下述妹未笄,{左女右上旬下子}{左女右上旬下子}无傅姆。还家复献书,自伤叙贫且陋。铅华世所悦,铜华世所悦,铜臭非吾偶。肯效闾闬间,碌碌逐鸡狗。世无梁伯鸾,应嫌孟光丑。孔明若再生,承女甘箕箒。陈义一何高,夫人惊拊手。至今书稿在,光辉射星斗。董子慕高风,喜日真吾妇。吾亲双白发,吾弟室未授。睠言姊妹贤,可以相先后。五两弊虽轻,意则千金厚。辎轩双造门,观者竞奔走。女子尚能尔,男儿宜自守。重聘或不来,岂欲终畎亩。畜德尚未充,高位亦虚受。寄语事君者,慎勿轻去就。
送喻邦相之都下。明代。胡应麟。 卧掩衡门病色侵,相逢词客重开襟。孤尊暂诧梁园集,万里仍趋魏阙深。风雨大江随击楫,云霄赤县待横琴。殷勤片诺他年事,北望鸿书瀫水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