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归路隔天涯,绝顶閒房且寄家。翻罢贝多山月上,一棚花影漾袈裟。
山房自述。唐代。行端。 故园归路隔天涯,绝顶閒房且寄家。翻罢贝多山月上,一棚花影漾袈裟。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
行端。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宋代。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写柏子庭卷。元代。顾瑛。 虚舟元不系,湖海至今称。悟得庭前柏,方为物外僧。空空无我相,落落有谁应。肯向东山住,东山气倍增。
杂兴。宋代。陆游。 客问维摩疾,人哀范叔寒。诗囊负童背,药笈挂驴鞍。野果攒眉涩,村醪捩齿酸。老鸡殊可念,旦旦报平安。
寄裴吴江。宋代。刘敞。 王乔一双凫,乃是尚方履。误逐阊阖风,飘然太湖水。湖水连天涯,茫茫湛清辉。秋来兴不尽,似欲都忘归。玉叠鲙如雪,碧壶酒若渑。醉辄问左右,何如张季鹰。君乃蓬邱人,神仙有名籍。不应自放浪,久为尘中客。我顷卧广陵,西风见白发。八月观海涛,壮心谢超越。因欲解印绶,从君五湖游。功名非所及,为具鸱夷舟。
旅舍灯。宋代。徐元杰。 荒居雨醒已昏黄,败壁张灯四散光。相待村炊同坐久,更陪幽梦入更长。屋头鸡唱惊孤枕,门外马嘶催晓装。僮仆告行吾亦去,空房留尔重凄凉。
别高九万。宋代。刘克庄。 花翁徒步悲诗境,菊磵舂粮哭复斋。众客食鱼弹铗去,几人白马索车来。寻思旧事成三叹,断送诸贤入三哀。信矣两生俱烈士,有金当为筑高台。
送毕都宪致仕。明代。庄昶。 南国来何晚,龙门去未迟。四方无事日,一老是閒时。天地凭藜杖,风花任酒卮。大臣终体国,去就不嫌疑。
迢迢渰水上,有亭曰寒光。水天散鸥鹭,四望山苍苍。
向来于湖翁,诗词题屋枋。几思一遨游,岁月飞羽忙。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 其二。元代。仇远。 迢迢渰水上,有亭曰寒光。水天散鸥鹭,四望山苍苍。向来于湖翁,诗词题屋枋。几思一遨游,岁月飞羽忙。闻有白龙寺,石塔标铁梁。老僧颇能吟,年来曾游方。须乘未归前,秋晴呼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