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满平阴,秋声处处砧。离筵对衰草,别路绕疏林。
白日青霄迥,红云紫极深。此行应得意,早晚报佳音。
送和司训。唐代。薛瑄。 秋色满平阴,秋声处处砧。离筵对衰草,别路绕疏林。白日青霄迥,红云紫极深。此行应得意,早晚报佳音。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和朱以性。宋代。唐泾。 拟驾奇肱阅四方,转头又是海生桑。雁虽有帛难寻汉,猴纵无绯肯拜梁。泱漭黄流翻地轴,屈盘紫气贯天章。箧中留取秋兰佩,不识人间有水苍。
贺陈中书除夕郎。宋代。释居简。 小舟回棹清苕曲,林下新传拜夕郎。品固自高庸借重,官非因夭始腾芳。人都不到天游处,马尚能寻夜直堂。只尺钧衡住无屋,万间庇士可曾忘。
寺宿再别元瑞四首 其四。明代。顾璘。 赫赫中丞贵,归与一草庐。委心同野马,垂钓即溪渔。节映冰壶立,名遭汗竹书。平生行己意,披豁对青虚。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十五 仲春振振。魏晋。傅玄。 仲春振旅。大致民。武教于时日新。师执提。工执鼓。坐作从。节有序。盛矣允文允武。搜田表祃。申法誓。遂围禁。献社祭。允以时。明国制。文武并用。礼之经。列车如战。大教明。古今谁能去兵。大晋继天。济群生。
送杨州判官(一作赠茅山杨判官)。唐代。张籍。 应得烟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寻。闲怜鹤貌偏能画,暗辨桐声自作琴。长啸每来松下坐,新诗堪向雪中吟。征南幕里多宾客,君独相知最校深。
寄鳌溪程则敬。元代。邓雅。 龙门山中有奇士,杜门不出须眉苍。收书隐几窗月白,岸帻坐石松风凉。心轻轩冕慕丹诀,志在山水谈青囊。相思不见劳梦寐,送别贤郎心愈伤。
悲遣十三章 其六。明代。王彦泓。 半月前还弄剪刀,剩抛金线几多条。病中改出裙花样,为向灵筵挂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