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云山与烟水,爽气清风盈幅起。想当解衣盘礴时,坐驱造化入笔底。
须臾削出金芙蓉,奔湍骇浪争朝宗。元气直穿古石裂,悬流疑与银河通。
青林远近不知数,林内山房启晴户。时清似有招隐歌,地偏不见采芝处。
我昔持节天下游,东穷海岱西梁州。忽见斯图忆所历,江山清思何悠悠。
河东之守好奇者,特送图来索题写。自知老大笔力微,挂一漏万语非假。
强裁长句卷还时,坐中尚觉留清飔。仁知高怀在山水,贤守玩此应得之。
山水图歌为蒲守徐孚题。唐代。薛瑄。 谁写云山与烟水,爽气清风盈幅起。想当解衣盘礴时,坐驱造化入笔底。须臾削出金芙蓉,奔湍骇浪争朝宗。元气直穿古石裂,悬流疑与银河通。青林远近不知数,林内山房启晴户。时清似有招隐歌,地偏不见采芝处。我昔持节天下游,东穷海岱西梁州。忽见斯图忆所历,江山清思何悠悠。河东之守好奇者,特送图来索题写。自知老大笔力微,挂一漏万语非假。强裁长句卷还时,坐中尚觉留清飔。仁知高怀在山水,贤守玩此应得之。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西子妆 端阳节近,偶感旧游,用梦窗韵。清代。叶大庄。 栀盝油干,兰盆粉褪,梦冷螺峰香雾。水边人影酒边人,记停舟、画桥西堍。荷翻柳舞。总莫把、萍踪绾住。最伤情恁满斟蒲酿,归期何许。花时误。镜里红颜,又被春带去。火榴如血日如年,伴午眠、北窗高树。扬州旧句。蒿艾朱门空赋。负佳辰、闷坐萧斋听雨。
极高明亭。元代。吴当。 凭虚连白水,望远俯青山。结屋烟尘表,吟诗松竹间。落花缘客扫,飞鸟共云还。肯着蒲团坐,从君尽日閒。
望海潮。清代。顾贞观。 青烟散后,绿云重绾,今来欲见何缘。每约花时,共听莺处,将归几度留连。冰玉语空传。信书生薄命,自古而然。谁遣刚风,无端吹折到青莲。品题真负当年。倩泪痕和酒,滴醒长眠。香令还家,粉郎依旧,知他一笑幽泉。慧业定生天,怕柔肠侠骨,难忘人间。莫更多情,漫劳天上葬神仙。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宋代。刘学箕。 年年江上见梅时,忆著西湖处士诗。香暗影疏清到骨,水边篱下雪融枝。可知寒谷先回律,会是东皇肯与私。竹迳松扉留作伴,莫教风伯肆狂吹。
仲冬朔日修复山中旧社得寒字。明代。梁有誉。 白社何年别,青山此日看。风尘双鬓短,江海一尊残。猿鹤惊人去,松筠掩径寒。马卿游独倦,羊仲过同欢。帙向风林散,琴迎露菊弹。幽居知节换,拙养见交难。今古徒虫技,乾坤自鹖冠。登楼共词客,疏豁望飞翰。
有怀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桑落黄而陨,于飞雁翱翔。岂无同心人,滞彼天一方。刘氏贤父子,好古俱志彊。向来文墨盟,许我由升堂。三孙子荆家,人物妙过江。当时载酒地,朝暮一玉光。几年断行迹,老柳知在亡。苕溪到荆溪,一苇可以杭。定应数相过,我顾不得双。属谋吴会行,秋疟冬尚僵。迨今病小愈,又值天雨霜。饥寒苦见驱,此役殊未央。苕溪道所见,有宅非他扬。我犹识其门,寂寞罗可张。会成整衣冠,床下拜老庞。退从阿戎谈,麈秃饭不尝。独说孙之居,更下荆溪傍。慨兹如许别,肯惮一水长。孤篷不难溯,物色因鸣榔。傥闻苇间音,躧履斯迎将。剡曲笑徒反,竹隐聊与当。古人有成言,居必思择乡。我今落殊县,绝交类嵇康。论文得重与,近作期倒囊。从游不徒然,会合况莫常。匪但鸡黍约,要资药石良。针砭苟不靳,我何惧膏肓。痿盲于起视,顷刻未始忘。阴风忽动地,暮色自远苍。归寻短灯檠,依旧平生窗。
赠沈大使茂玄萧副使叔达共三首 其二。明代。郑真。 海东见说登州砚,点点金星缬锦云。若使老蟾分一滴,便令脱颖扫千军。词臣应诏曾携直,骚将登坛预策勋。要与虚中长作伴,山房试问沈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