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回一去五年别,此别又知何日回。
好住乐天休怅望,匹如元不到京来。
酬乐天醉别。唐代。元稹。 前回一去五年别,此别又知何日回。好住乐天休怅望,匹如元不到京来。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大风次兰阳日渡河。清代。朱葵之。 黄沙莽莽吹急雨,霜林败叶迎风舞。旷野阴霾疑有虎,道旁土舍三间宽。鸡栖豚栅兼牛栏,打门乞火停征鞍。枯萁饿啮驴言怒,隐约角声鸣鼓戍。大河前横不能渡,明星堕地天沈沈。寒鸡腷膊飞出林,仆夫整驾驰骎骎。竹箭洪湍盈十丈,一苇迎风时俯仰。马嘶人语河流广,曈昽曙色严关开。车声入市殷如雷,朝餐且覆尘中杯。
桃花。元代。吾丘衍。 绛彩酣春色,娇香腻午风。谁云蜀江浪,不与武陵通。度朔千年在,玄都一夜空。妆台意无尽,馀恨满青铜。
偈颂四十一首 其十二。宋代。释普宁。 顽处非常放软顽,偏能陆地要撑船。蓦然撑向龙门去,踪迹不知往那边。几多望断空惆怅,亦复嗟叹泪潸然,安得鸾胶续断弦。
吊念祖台 其一。唐代。全祖望。 一卷酸心录,书亡堂亦迁。事曾闻旧史,地应溯平泉。怪石枯藤绕,荒塘乱藻缠。百年遗献尽,相对足凄然。
净光山四首 其一 宿觉庵。宋代。徐玑。 欲问庵中事,无论后与先。还因一宿觉,不用再参禅。门远青山曲,檐依古木边。谁当秋夜静,来看月孤圆。
题陈南麓都谏匡山读书图二首 其二。清代。郑鉽。 青莲读书谷,康乐翻经台。松下轩窗坐,岩间卷帙开。玄猿汲涧去,白鹿衔花来。如听银河落,砰訇万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