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厌尘笼万虑昏,喜寻泉石暂清神。目劳足倦深山里,犹胜低眉对俗人。
草堂 游重云。唐代。程颢。 久厌尘笼万虑昏,喜寻泉石暂清神。目劳足倦深山里,犹胜低眉对俗人。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程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中秋对月怀王础尘同儿曹作。清代。陈恭尹。 一树梧桐滴露新,清尊高燕更无宾。西风庭院还今夕,明月天涯念故人。别剑有光同在斗,生年先甲又逢辛。相期重践朱明约,岁岁为诗到十旬。
制参王公。元代。刘麟瑞。 十万天兵压锦城,繁华一瞬锁连营。小臣独守红莲幕,大义难忘白玉京。虎倒龙颠尘瀁漭,天阴雨湿燐纵横。皑皑白骨成京观,愁绝灵龟召祸萌。
浣溪沙·相见休言有泪珠。唐代。欧阳炯。 相见休言有泪珠,酒阑重得叙欢娱,凤屏鸳枕宿金铺。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缕见肌肤,此时还恨薄情无?
赠薛生季德。明代。杨慎。 棠花庭下见斑衣,年少清才世所稀。三凤旧闻鸣菶菶,季騧今复景騑騑。郗林丹桂开芉省,唐苑缃桃近琐闱。琢玉惭予非哲匠,泥金迟尔到渔矶。
扫松山中怆然霜露之感。宋代。周密。 风露感我心,使我秋衣单。郎忙索衾裯,惊叹岁月残。忍哉使吾亲,重壤侵肌寒。松风日萧瑟,幽涧鸣悲酸。愯然起中宵,泪血流阑干。
古风十首 其六。元代。赵孟頫。 秋风吹庭树,故叶纷以队。明月耿夜长,草虫促经纬。四序苦不淹,少壮何足贵。展转复展转,寤辟不能寐。昔为闺中秀,今作市门鄙。岂无膏与沐,甘心得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