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空悲三上书,自言工瑟未工馀。天将斗柄回春旦,地与河流出旧渠。
世道已看图凤杳,功名先辨鼎牛虚。十年一壑仍无用,辜负君恩自废除。
即事用前韵 其三。唐代。刘宗周。 老去空悲三上书,自言工瑟未工馀。天将斗柄回春旦,地与河流出旧渠。世道已看图凤杳,功名先辨鼎牛虚。十年一壑仍无用,辜负君恩自废除。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燕京杂咏三首 其二。清代。陈学洙。 帝城高接太微垣,龙虎蟠回势欲鶱。关镇居庸当北面,河流沧海抱中原。葡萄翠色来安邑,騄駬花鬃出大宛。正是金舆巡幸后,九重无事只临轩。
送熊都宪巡抚山东。明代。祁顺。 南宫开榜识英贤,二十年来看著鞭。廉访才高誇独步,都台恩重喜乔迁。忧民两鬓秋霜点,报国孤忠白日悬。自有烝民诵山甫,菲才惭作赠行篇。
漫兴十九首 其十五。元代。王冕。 秋风清瘴疠,明月照山河。绝国干戈少,空城鼓角多。脱巾怜短发,醉酒觉身和。漫对黄花坐,无劳白苧歌。
霍山(在龙川县)。唐代。曹松。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陪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一作宋之问诗)。唐代。李乂。 抠掖调梅暇,林园种槿初。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旌门临窈窕,辇道属扶疏。云罕明丹谷,霜笳彻紫虚。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馀。帝泽颁卮酒,人欢颂里闾。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茆居。
因阅乐戏赠友人。宋代。耶律铸。 蔷薇露渍霓裳润,桂子风飘月殿香。犹是蛙鸣耸醉梦,欲教人说是归昌。
病起连雨四首 其一。明代。王夫之。 炉烟平敛晚天清,病起閒愁也自轻。风定小容秋叶缓,月生微放雨窗明。江山他日仍如此,河汉经时巳早倾。荏苒嵯峨留瘦骨,黄橙丹柏看冬荣。
官舍阻雨十日涌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宋代。刘过。 秋霜烈日生前操,流水行云意外诗。未必中兴四君子,於斯二者更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