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无光止水寒,臣心逾苦骨逾酸。时当阴雨忧方切,勉济云雷屯且盘。
致主有心归一德,招魂无厉逐偏安。南都应是神游处,羊祜碑前泪万般。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六 阁学质公范公。唐代。刘宗周。 白日无光止水寒,臣心逾苦骨逾酸。时当阴雨忧方切,勉济云雷屯且盘。致主有心归一德,招魂无厉逐偏安。南都应是神游处,羊祜碑前泪万般。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水调歌头 中秋夜有怀张二凤皋京师。清代。华音垂。 天上玉轮满,露气桂丛浮。举杯劝影忽忆,之子别三秋。想见长安独客,羞向朱门裾曳,遥夜看吴钩。一样对清景,回首思悠悠。记少日,潘杨戚,竞风流。文坛夺帜,只道联步上瀛洲。叵耐姮娥不爱,偏显晶光此际,两地照离愁。何处管弦沸,扶醉上琼楼。
天平先陇道中,时将赴新安掾。宋代。范成大。 霜桥冰涧净无尘,竹坞梅溪未放春。百叠海山乡梦熟,三年江路旅愁生。松楸永寄孤穷泪,泉石终收漫浪身。好住邻翁各安健,归来相访说情真。
谢王使君。宋代。赵蕃。 卧痾衡茅下,谁顾疾作门。忽传故人书,犬吠鸡争喧。书陈使君贤,有好罔不惇。念子药物须,万钱致深恩。我未谒使君,此馈曷见存。是风久寂寥,当于古人论。亟起欲下拜,展转足但扪。事殊送酒家,孤负老瓦盆。食粥已数月,政类颜平原。呼僮籴新粳,洗甑汲井浑。邻蔬价不二,取足充盘飧。岂止饱妻孥,自可留弟昆。聊宽口腹累,姑置襦袴温。惟我困流落,寄迹无田园。东南数十州,遍走如乞墦。今者属有役,病缚不得奔。几思出入劳,复虑霜雪繁。使君傥思惠,兹又何足言。屡将入城府,跼蹐驹在辕。因风道感谢,情至笔载援。
中元。宋代。徐集孙。 今朝逢令节,依旧客殊乡。禅衲同分席,清斋若过堂。江茶浮水色,野菜带山香。忽忆三秋菊,谁锄小迳荒。
流合浦岭外作。唐代。张均。 瘴江西去火为山,炎徼南穷鬼作关。从此更投人境外,生涯应在有无间。
除夕伍汝真用待隐园韵即席次答五首 其四。明代。王守仁。 世道从卮漏,人情只管窥。年华多涉历,变故益新奇。莫惮颠危地,曾逢全盛时。海翁机已息,应是白鸥知。
读书台。宋代。谢谔。 莓苔点点路层层,此地分明胜概增。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喜月边僧。青松鹤梦生秋吹,实塔星华见夜灯。消尽尘襟三万斛,石床閒倚古萝藤。
送陈元凯明经北上兼觐省 其一。明代。徐熥。 津亭落叶点衣斑,斗酒临岐动别颜。江上流澌前岭雪,马头晴树隔淮山。征途岁晚鸿声断,上苑春深草色閒。此去趋庭驩不浅,可无飞梦到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