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快怜清景,迟回出草庵。寒山一倾盖,明月印寒潭。
山中偶作五首 其五。唐代。释守卓。 爽快怜清景,迟回出草庵。寒山一倾盖,明月印寒潭。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九日登高有感。宋代。周行己。 置酒临重阳,举觞忽不乐。忆昔登高日,亲朋盛杯酌。人事经年异,物景但如昨。生别未会遇,死别已冥漠。吾生更飘荡,四海无所著。黄花眼中见,翻令怀抱恶。莫觅四坐欢,节序正寥落。
游开先寺。宋代。陈炜。 长忆匡庐秀,无由结胜缘。风涛避彭蠡,冠盖到开先。径转山环抱,岩欹树倒颠。昙花当马落,萝薜向人悬。瀑布檐飞玉,香炉顶吐烟。排窗招五老,入室见诸天。胜地堪栖迹,名途暂息肩。矢心方味道,有口懒参禅。倦倚云边榻,行看石上镌。旧题半磨灭,诗语尚新鲜。景物知多少,诗家画未全。兴酣乌夕没,坐久月东圆。笔醮潜龙窟,茶烹接竹泉。客怀清似洗,俚句不成篇。想像陶彭泽,追寻李谪仙。神交来梦寐,为我足吟笺。
祖庙殿生芝草 其一。宋代。刘才邵。 由来天意眷明昌,偏向神宫发喜祥。和气潜蒸方蔓蔓,灵华托柱益煌煌。披图正与端宸合,纪美还增原庙光。汉室但闲生禁宇,作歌空复咏斋房。
和王微之同持国泛舟登楼。宋代。范纯仁。 故人还喜笑言同,把酒相看似梦中。老去卜邻逢晏子,从来解榻赖陈公。画船稳泛平溪渌,层观高横落日红。莫讶狂歌先尽醉,预愁羁旅向山东。
东风吹恨上眉弯。燕初还。杏花残。帘里春深,帘外雨声寒。拾翠芳期孤负却,空脉脉,倚阑干。
流苏香重玉连环。绕屏山。宝筝闲。泪薄鲛绡,零露湿红兰。瘦却舞腰浑可事,银蹀躞,半阑珊。
江城子。宋代。陈允平。 东风吹恨上眉弯。燕初还。杏花残。帘里春深,帘外雨声寒。拾翠芳期孤负却,空脉脉,倚阑干。流苏香重玉连环。绕屏山。宝筝闲。泪薄鲛绡,零露湿红兰。瘦却舞腰浑可事,银蹀躞,半阑珊。
次韵翁承之见寄二首 其二。宋代。范浚。 伊我索居吟雪屋,怀君独夜步风廊。语离尚忆三春暮,共醉曾分一日光。忽喜斜封书绢白,更传妙语色丝黄。遥知发兴虬松下,白眼看天自举觞。
春山夜月。唐代。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