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明得丧非干我,须到身心洞彻时。彻处忘缘缘即彻,从兹出处但随宜。
寄徐师利 其一。唐代。释守卓。 要明得丧非干我,须到身心洞彻时。彻处忘缘缘即彻,从兹出处但随宜。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阖闾城。清代。严元桂。 当年防越有深谋,西筑雄都控上游。万顷波涛沉鼓角,千山云树壮旌旒。南风不散鸱夷恨,夜月空悬雉堞秋。终古兴亡何定局,一名犹为阖闾留。
大通寺晓望同李南强僧迹删。明代。梁以壮。 精神与天阔,磅礴一为探。昨夜蛟螭斗,寒烟不落潭。渡无羊跨五,笑有虎溪三。郁郁馀灵气,衣冠仍在南。
官定后戏赠。唐代。杜甫。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拟古八首 其八。宋代。朱熹。 众星何历历,严宵丽中天。殷忧在之子,起步荒庭前。出门今几时,书札何由宣。沉吟不能释,愁结当谁怜。临风一长叹,泪落如奔泉。
鸟名 闺怨。明代。王世贞。 羁栖雌鹄妒鸳鸯,卧壁悬鹑损鹔鹴。借问碧鸡天外影,还入丹凤梦中乡。乌头自白君自客,雁足空素妾空房。妾边比翼偏相恼,君处催归可自伤。轻鹣玉剪初分匹,啼鹃银箸暗成行。十二鸾钗容续股,三五莺闺枉断肠。颔燕峥嵘依汉日,鬓鸦萧飒欲秋霜。愁似三山鹏海阔,精卫丸泥正渺茫。
次韵和韩子华内翰於李右丞家移红薇子种学士。宋代。梅尧臣。 红薇花树小扶疏,春种秋芳赏爱余。丞相旧园移带土,侍臣清署看临除。薄肤痒不胜轻爪,嫩干生宜近禁庐。此地结根千万岁,联华荣莫比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