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
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
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忽奏一曲终,
呜呜画角城头发。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胡腾儿。唐代。李端。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枕上闻蒲饼焦。宋代。范成大。 晓寒燕雀噤春阴,珍重清簧度好音。窗色熹微欹枕听,梦成舟檥竹溪深。
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 其二。宋代。葛胜仲。 幽寻连日至如归,款听清谈木屑霏。好乞一庵容一社,只消枳落与松扉。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孙固。 朔南万里使车驰,忽得山阴虎节归。华省班联青琐贵,故乡心逐白云飞。江风双桨催红旆,海日层楼倚翠微。郡事逍遥吟醉里,老年行乐更光辉。
小楼。宋代。高翥。 小楼终日脱冠巾,白发萧疏不受尘。虽是客身犹足乐,苦无世累未为贫。家书远寄凭游子,邸报频看念故人。自叹此心清似水,为他閒事恼天真。
野兴四首 其二。宋代。陆游。 江湖萧散葛天民,敕放还山一幅巾。老去饥羸惟恃粥,病来举动每须人。道穷举世知心少,学进吾儿著语亲。更有一端差自慰,短檠不作白头新。
丁督护歌。唐代。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次韵洪佑臣给谏即题所著龙冈集 其四。清代。曾广钧。 元气华离魑魅喜,勾陈失驭动胡沙。华颠一老抱孤愤,造膝万言陈痛嗟。原宪商歌出金石,刘琨清泪落悲笳。尽余亦预乾时战,以败为荣义孰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