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春游乐。唐代。李端。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二台。清代。姚柬之。 山河双阙险,风雨二台尊。浪破天无岸,云垂海有门。亲朋断消息,衰老在乾坤。欲采枫香汁,灵丸制返魂。
鹧鸪天·淑德由来孟母名。宋代。李漳。 淑德由来孟母名。方瞳鹤发莹精神。天教遐算灵椿比,新见贤郎擢桂荣。逢诞日,庆孙会。金花绘诰又重新。原君学得司空母,管取年高寿太平。
不关白眼视青云,四海如今几若人。渭水傅岩看后代,东坡太白即前身。
整齐宇宙徐挥手,点缀湖山别是春。解遣双鱼传七字,遥知掉脱小乌巾。
寄题石湖先生范至能参政石湖精舍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不关白眼视青云,四海如今几若人。渭水傅岩看后代,东坡太白即前身。整齐宇宙徐挥手,点缀湖山别是春。解遣双鱼传七字,遥知掉脱小乌巾。
寄主客张郎中。唐代。姚合。 年长方慕道,金丹事参差。故园归未得,秋风思难持。蹇拙公府弃,朴静高人知。以我齐杖屦,昏旭讵相离。吟诗红叶寺,对酒黄菊篱。所赏未及毕,后游良有期。粲粲华省步,屑屑旅客姿。未同山中去,固当殊路岐。
赠李广文。明代。胡应麟。 旧国天都近,新斋婺女悬。彩飞江令笔,青挟郑公毡。三洞云携屐,双溪雪放船。无誇沈侯句,苜蓿诵嘉篇。
浪淘沙令。元代。白朴。 今古海山情。月牖云扃。潜教小玉报双成。整顿罗衣斜敛出,门外娇迎。镫暗酒微醒。鬓乱钗横。一春心事语叮咛。明夜闲衾容易冷,谁复卿卿。
戊寅元日。明代。李梦阳。 闰腊逢元晷自长,乍晴暄日趱年芳。当阶雪浥桃枝透,隔户风传竹气香。笼内乾坤吾独放,镜中勋业鬓先苍。北游春色随龙辇,生意何由即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