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唐代。李端。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海霞倒影,空雾飞香,天市催晚。暮靥宫梅,相对画楼帘卷。罗袜轻尘花笑语,宝钗争艳春心眼。乱箫声,正风柔柳弱,舞肩交燕。
念窈窕、东邻深巷,灯外歌沈,月上花浅。梦雨离云,点点漏壶清怨。珠络香销空念往,纱窗人老羞相见。渐铜壶,闭春阴、晓寒人倦。
倦寻芳(上元)。宋代。吴文英。 海霞倒影,空雾飞香,天市催晚。暮靥宫梅,相对画楼帘卷。罗袜轻尘花笑语,宝钗争艳春心眼。乱箫声,正风柔柳弱,舞肩交燕。念窈窕、东邻深巷,灯外歌沈,月上花浅。梦雨离云,点点漏壶清怨。珠络香销空念往,纱窗人老羞相见。渐铜壶,闭春阴、晓寒人倦。
五月二十四日晨起隔壁闻季敌营诗戏作此嘲之。宋代。李彭。 阿敌觅新诗,踪迹真诡秘。如偷发关键,大惧惊邻里。微吟虫得秋,幽讨虫搜耳。排句归阵鸿,细字列行蚁。诗成胆力壮,巨轴书侧釐。远寄赏音人,稍欲见名字。但求皇甫序,何暇公荣醴。吾言可并案,嘲竟聊自洗。
发锦沙村。唐代。崔颢。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海近山常雨,谿深地早寒。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遣兴一首。明代。黄省曾。 吴苑一丘卧,黔生恒宴然。浮云不寄览,芳草自为年。镜发空销绿,文心秪抱玄。时攀古人迹,悽怆眺山川。
九月十七日夜度蔡道岭宿弥勒院。宋代。洪迈。 月出度松岭,露香霏羽衣。肃肃夜气清,苍苍烟径微。川光浴秋容,萝影挂夕辉。冰轮碾空阔,飞辙无因依。拟掬星渚波,恐触天孙机。偓佺何时见,沆瀣聊独挥。未应青霞志,即与素愿违。稍休尘外踪,想此岩下扉。清吟写万籁,妙想绝百非。不须河汉言,尽解纷华围。飞仙亦戏万里,玄学乃庶几。鳌山切丹极,岁晚行将归。
赠阳明王公督军两广。明代。潘希曾。 一封书奏险夷轻,百战功归带砺盟。世道更为今日起,心传独得古人精。稽山峻绝云难蹑,赣水迢遥盖偶倾。早定南荒报天子,太平调燮待阿衡。
罗浮八首 其六 大石楼。明代。郑学醇。 紫翠中天耸石楼,铁桥流水几经秋。三株树近天鸡报,九叠光生海日浮。缟鹤振衣横碧落,金芝敷甲满丹丘。仙坛□景依然在,风御何因历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