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秋兴动,凉夜宿僧房。倚杖云离月,垂帘竹有霜。
回风生远径,落叶飒长廊。一与交亲会,空贻别后伤。
同苗员外宿荐福寺僧舍。唐代。李端。 潘安秋兴动,凉夜宿僧房。倚杖云离月,垂帘竹有霜。回风生远径,落叶飒长廊。一与交亲会,空贻别后伤。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送阎少隐同其弟伯子宣子赴试淮南为一月之别。宋代。仲并。 二难晚出材无敌,老将从来勇冠军。一月望公三捷至,秋风不惜暂离群。
蓦山溪。近现代。钟敬文。 银涛玉浪,雪野风光壮。跨马牧牛羊,暮归来,炊烟荡漾。峥嵘集体,先进记曾评,今岁晚,重膺奖。三等功勋状。蒙疆浩莽,容得英雄闯。宜牧并宜农,地下况,丰饶宝藏。英年志远,劈石更开山,锲不舍,日蒸上。前景辉龙虹。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南北朝。沈约。 行苇之微犹勿践。宁惟血气无身剪。圣人之心微而显。千里之应出言善。况遂豚鱼革前典。
题信丰县城门六首·民信。宋代。罗椅。 南山天马来,南城下盘踞。前撞古寺钟,后捶谯楼鼓。我来俯崔巍,山灵相呼舞。年丰慢物熙,细听阊阎语。
菩萨蛮 其一 簪茉莉美人。清代。陆珊。 画眉才了临妆镜。一枝斜飐生娇韵。倦压鬓云偏。呼鬟整翠钿。夜香烧月下。细步吹兰麝。卸向枕函旁。凉宵梦也香。
拟明月何皎皎。魏晋。陆机。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怀许九日。清代。王摅。 闻君才上摘星楼,又到濡须坞口游。胜地山川曾百战,故人烟雨只孤舟。苍苍楚水蒹葭晚,漠漠江田粳稻秋。应有陈蕃悬榻待,免悲王粲滞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