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高人不和,此去泪难收。上国经年住,长江满目流。
弈棋知胜偶,射策请焚舟。应是田□□,玄成许尔游。
送潘述宏词下第归江外。唐代。李端。 唱高人不和,此去泪难收。上国经年住,长江满目流。弈棋知胜偶,射策请焚舟。应是田□□,玄成许尔游。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记夜。宋代。吕本中。 残暑薰炙人,安梦不得长。忽蒙千里风,慰此六尺床。高梧舞清影,上悬明月光。初知枕簟稳,未厌尘土忙。中宵有臭虫,其大如蛣蜣。排闼触屏帐,怒欲凌空翔。熟视不得名,但见两翼张。本草所不载,尔雅所未详。夏虫盛百族,此物尤猖狂。东窗不得睡,幸无疾病妨。惜哉有知物,点污此微凉。人生要更事,美恶无不尝。悉除粪壤念,顿悟服食方。去为千丈松,凛然冲雪霜。慎勿学瓜瓠,置身篱落傍。
莫子宪中奉挽歌词三首 其一。宋代。葛胜仲。 嗜学唯何甚,飞声实久如。郎星频省户,卿月转周庐。桂奠房祠酒,芸残册府书。音容千古外,坟槚閟南徐。
酬梁二十。唐代。戎昱。 渚宫无限客,相见独相亲。长路皆同病,无言似一身。岁寒唯爱竹,憔悴不堪春。细与知音说,攻文恐误人。
刘苏州以华亭一鹤远寄,以诗谢之。唐代。白居易。 老鹤风姿异,衰翁诗思深。素毛如我鬓,丹顶似君心。松际雪相映,鸡群尘不侵。殷勤远来意,一只重千金。
江楼晚眺。清代。秦敏树。 小倚江楼晚,天空物外心。波摇孤塔动,云抱一峰沈。僵柳迎归艇,虚檐纳暮禽。此时无限思,空复短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