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贵公子,汉日羽林郎。事主来中禁,荣亲上北堂。
輶车花拥路,宝剑雪生光。直扫三边靖,承恩向建章。
送王羽林往秦州。唐代。李端。 秦州贵公子,汉日羽林郎。事主来中禁,荣亲上北堂。輶车花拥路,宝剑雪生光。直扫三边靖,承恩向建章。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冬景十绝 其三 霜天晓角。元代。叶颙。 城上征人吹角声,月寒霜重声冥冥。孤舟万里南迁客,起著衣裳带梦听。
大参王如水公复补吾广。明代。唐伯元。 岭峤春风动地回,儿童又报使君来。主恩缘鬓三持节,驿路青山几见梅。但有夷吾堪重望,何须唐■浪兼才。紫微垣外中书省,夜夜清光烛上台。
彭城怀古 其一。清代。廖文锦。 芒砀云寒白日沈,犹闻父老说淮阴。一生误相君之背,九死难明臣此心。烹狗早知千古恨,钓鱼悔不五湖深。囊沙背水浑间事,赢虱功成漂母金。
次律兄持节燕山且调两河兵赋喜而作诗 其一。宋代。沈与求。 伯也吾宗秀,心期万里侯。燕民方筑郡,汉使果鸣驺。更借牙筹计,聊宽玉座忧。平生挥翰手,此意莫淹留。
芳华阁。宋代。张耒。 玉仗无踪辇路摧,旧名犹得榜高台。月斜晓树鸣鹎鵊,日暖春芜放雉媒。清洛夜声萦谷转,锦屏晴色照人来。凄凉满眼兴亡恨,谁是芜城作赋才。
范蜀公挽词二首。宋代。黄庭坚。 公在昭陵日,文章近赤墀。空嗟伏生老,不侍迩英帷。去国几三虎,闻韶待一夔。谁言盖棺了,新乐锁蛛丝。
送罗正夫主簿之官余干。宋代。杨万里。 君家人物已数世,後有秘丞前给事。近来复见乡先生,武冈使君五经笥。君才自是一世英,珠玉照乘仍连城。妙年已号万人敌,强仕初登千佛名。番君小屈习凿齿,且与剌头簿书底。即看给札试兰台,飞上木天校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