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路危于剑,怜君自坦途。几回曾啖炙,千里远衔珠。
野性便荒饮,时风忌酒徒。相门多礼让,前后莫相逾。
送林复梦赴韦令辟。唐代。元稹。 蜀路危于剑,怜君自坦途。几回曾啖炙,千里远衔珠。野性便荒饮,时风忌酒徒。相门多礼让,前后莫相逾。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送萧万户还蜀二首 其二。宋代。郑元祐。 百丈牵江诣阆州,旌旗拥接旧君侯。按行貔虎千岩戍,蹴踏鱼龙万里流。夺锦亭围花阵雨,离堆记积藓痕秋。平生谩有相如檄,拿手何时作胜游?
过羊开府祠。明代。王世贞。 但语羊公庙,那能不黯然。残碑无一字,堕泪有千年。敌折从恩巧,君明得让偏。吞吴付身后,荐杜及生前。似展襄江阔,长增岘首妍。习池南去是,也许世人传。
酬孔太祝。元代。范梈。 苏郎怀印绶,不计敝貂裘。一去青山下,三年白露秋。关心悲地隔,涉患见天游。笳管深无那,晚来动戍楼。
赠祁巽川郎中使朝鲜。明代。李彰。 使节辉煌出禁城,千官祖道拥行旌。龙章躬佩皇华重,凤诏星驰叱驭轻。绝域喜瞻周典礼,远人惊拜汉威名。福星满路山川丽,沧海无波日月明。
题天衣寺。宋代。袁说友。 稽山道上多名迹,万顷湖光衬山色。云蒸雾集累千年,屈指风流几人物。平生佳处身曾经,赖此泉石供余龄。爱山何惜买山费,明珠不博娉与婷。我闻天衣最奇绝,万顷清凉扫烦热。持经夜半鸟鼠听,忽睹金仙起还灭。把茅从此成开山,法华妙果僧中贤。当时十诏徵不起,神奇变化泥生莲。山神谨护泥封诏,独有遗风传内教。袈裟金缕照琉璃,时放祥光蔽云物。我来官守无时閒,著脚未历城南山。区区俗眼空自翳,耿耿此意如循环。我心岂是真如石,惭愧新诗与推激。自怜未到此山中,想见入山深未得。要令攻俗如攻城,兹游约与秋风迎。吾曹岂办痴儿事,为君一醉南湖清。
夜宿李氏馆。元代。廖大圭。 坐我高斋笑语新,此时归思浩然生。不因乘兴一来往,争识孤云物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