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野狐泉上柳,紫牙初绽拂眉低。
秋来寥落惊风雨,叶满空林踏作泥。
野狐泉柳林。唐代。元稹。 去日野狐泉上柳,紫牙初绽拂眉低。秋来寥落惊风雨,叶满空林踏作泥。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大年和诗再用韵。宋代。王十朋。 年少如君种种堪,文场世事两俱谙。何忧晁错不高第,未怕杜陵无好男。况有田园足耕养,好穷水陆奉肥甘。更须猛割闺房爱,来与荀卿共赋蚕。
次韵表叔贾元范见寄二首 其一。宋代。王十朋。 华表飞来鹤姓丁,鹿岩依旧故山青。正缘松菊留仙隐,肯为弓车到郡厅。德者能言书有力,仁人自寿药非灵。坐看世事公应笑,落水杨花万点萍。
和鲍判院见寄二首。宋代。曹勋。 当年壮志作三军,扳马曾同幕下宾。欲试韬钤毘庙算,便期鹰隼出风尘。暮年岁月嗟残景,一水波涛有故人。端谓题舆因卜筑,不应佳句尚悲辛。
吴元玉邀赏牡丹分韵。明代。沈周。 百朵香云怕急飞,未曾来赏判迟归。临轩要约从先定,折简频烦恐后违。药玉酒船群客送,黄金筵直主人挥。添灯不道成深夜,起看红妆觉露微。
诗寄懒翁兼简士特温其原仲致仲昆季。宋代。刘子翚。 懒翁疏散无与俦,结庵名懒山之幽。萧然杖履岩壑裹,似是当年嵇阮流。云何出处戾初志,束书负剑俄西游。悲猿攀车鹤卧辙,去意勇决谁能留。庵垂铁锁人迹断,破窗鸣纸风飕飕。曳裾我昔翁六客,岂知继踵居翁室。里闾应记往还频,猿鹤乍惊宾主易。尔来庭户已更创,尚榜翁名志陈迹。傍庵小树昔亲栽,凿沼今迁在檐北。我山亭阚旧墙东,此景新成翁未识。遥知捧檄遵归途,摘山官况今何如。书来颇厌作吏冗,傣禄仅可供妻孥。趋庭日一见官长,脚靴手板常睢盱。簿书有程那得懒,却视故隐真蘧庐。寄声频慰吾人望,往时交友皆无恙。鹅峰诸刘更互来,清湖居士时相访。中郎司户又继归,酒社文盟气增壮。我惭浅拙难强陪,每忆翁才真辈行。指衣早赴竹林期,莫遣移文重前谤。
又次韵述怀见答 其三。元代。宋褧。 菟裘无地可田园,犹是栖栖择木猿。昨夜洛阳风雪甚,袁安依旧卧衡门。
馀杭法喜院荆文公书堂文公康定中读书于此。宋代。程俱。 钟山太傅起从龙,鼓动风雷指顾中。未见图形求傅野,岂知徒步客新丰。青鞋曾访餐芝老,白首惟馀捣药童。藏壁故应留断简,至今山鬼恸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