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少尘事,潇洒似江村。
苔藓深三径,衣冠盛一门。
岭云时聚散,湖水自清浑。
世德书芳史,传家有令孙。
涵虚阁。唐代。苏洵。 幽居少尘事,潇洒似江村。苔藓深三径,衣冠盛一门。岭云时聚散,湖水自清浑。世德书芳史,传家有令孙。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登点翠亭。明代。陈烓。 砥柱中流亦怪哉,浪花飞雪翠成堆。恍疑平地波涛起,静觉半空风雨来。窗户动摇亭落影,栏干清润石生苔。谪仙已去东坡远,此地何人共酒杯。
感时思乡二首答李慱厅仍用前韵 其一。明代。符锡。 莫倚浮生牵俗恨,一番时事一番春。防胡未必无长算,厝火由知慎积薪。汉苑莺花偏著意,秦楼烟月倍伤神。无端更动文园思,涓滴何曾慰渴尘。
三用前韵酬达夫 其八。宋代。刘弇。 骈棘重关不自由,横将匏系代萍流。飞丝莫罥林塘兴,留与骚人作四愁。
雨夜起行室中。宋代。陆游。 老疾逢秋体自轻,披衣暂起绕床行。隙风不断灯将灭,檐雨如倾阶欲平。鳏叟何尝愁枕冷,病夫未免待窗明。拂书洗砚龟堂上,幽事谁知日有程?
一枝花。金朝。刘志渊。 玉壶金世界。日月同光彩。仙童为活计、恋风采。觅药川源,日日西南采。收拾归碧海。始结金晶,九变还元不坏。熏透遍身香雾霭。涌出光明大。长生纯体现、傲物外。可界惺惺、动静都无昧。一体含融量,括古包今聚散,无挂无碍。
杏溪十首。架水藤。唐代。姚合。 濛濛紫花藤,下复清溪水。若遣随波流,不如风飘起。风飘或近堤,随波千万里。
送蒙古教授郭受益归洛阳。元代。陈樵。 匹马金华道,西风过雁初。莼羹千里地,菰米九秋馀。齐语传声涩,巴童问字疏。汤汤清洛水,旧学复何如。
山中书怀。宋代。岳珂。 我昨浮平湖,时适逢中秋。十年鸥鹭盟,万丈蛟龙湫。微风自远至,皓月当上头。朋游凡三人,一举累百瓯。清光洞虚明,醉舞相劝酬。枕籍起更酌,微茫寄安流。长空隐绳低,中夕发櫂讴。未开晨曦轮,已系横堤舟。驾言舍维楫,登途肃衾裯。凄凄感霜露,郁郁瞻松楸。恻怆动五情,雇省经几丘。僾然倏如在,惕若疑可求。暌离才经岁,蓊蒨惊且稠。第欲栖猨扃,於焉筑菟裘。经营眺高冈,夷坦开平畴。左抚芙蓉屏,右瞰鸿雁洲。风雷凄五更,云月澄双眸。{左氵右已}兰滋畹茂,丛桂连山幽。惊鸢下跕跕,候虫鸣啾啾。振策后无继,蝎屐杳莫周。谁接西山袂,且为东皋留。一憩动逾月,四雇无与俦。栖禽竞晨噪,落霞观夕收。樵歌路崎岖,渔笛声咿嗄。筑鸣环山泉,钟度远寺楼。烟暝白昼合,表岚翠光浮。夔藩走鹿豕,下括寻羊牛。虽云适野性,颇复怀牢愁。天命乐自然,吾生感行休。主上顷见知,诏书传置邮。不忘盖帷弃,几比岩穴搜。沈沈开仙祠,奕奕垂灵{游去氵}。笋班北阙近,槐影西清樛。圣恩比天隆,臣报如羽輶。当年四十奏,日彻十二旒。言言劘上听,历历思前筹。是知度如渊,井语不忍仇。感叹涕泪零,栖迟岁年遒。纵兴裹革念,已抱刖足羞。庄舄越客吟,宗元楚山囚。更惭德难称,敢谓命不犹。尔来阵云黑,已觉杀气揫。连兵又多垒,乏馈仍上游。如我高卧閒,自比他人忧。岂不思敌忾,一为殄国雠。远慨筋骨衰,何以从戈矛。又怜壮心老,无复陈谋猷。居然去妇情,徒作嫠纬忧。五斗折腰人,百炼绕指柔。苦心自惙惙,古道方悠悠。华山正绝陉,郑赋犹待倏。指点隔江烽,烧烛看吴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