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屋蛎垣低夹道。翳紫珍丛,露颗迎初晓。一曲遥峰青窈窕。
野塘嫩綵鱼鳞小。
指点江村烟树渺。如许韶光,直恁鹃啼老。陌上游骢嘶不到。
落红几点黏新潦。
蝶恋花 其三 和王静安韵。唐代。陈方恪。 竹屋蛎垣低夹道。翳紫珍丛,露颗迎初晓。一曲遥峰青窈窕。野塘嫩綵鱼鳞小。指点江村烟树渺。如许韶光,直恁鹃啼老。陌上游骢嘶不到。落红几点黏新潦。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西湖歌二首 其二。。欧大任。 梦儿亭下蚤霜飞,白傅风流醉已归。谁似钱塘苏小小,夜深低舞茜罗衣。
颂古十八首。宋代。释师一。 玉麟带角离霄汉,金凤衔花下彩楼。野老不嫌公子醉,相将携手御街游。
北溪容球来访答之 其一。明代。陈献章。 孤月正酣东阁睡,清风又到北溪船。看君迥出诸客右,问我何如十载前。剑气烛天堪引望,桃花照眼未须怜。山中碧玉仙家物,已證先生作睡仙。
怀何士信谪西河。明代。浦源。 全家离故乡,万里谪穷荒。草木疏边境,牛羊绕帐房。风声连雨雪,汉语杂氐羌。远念平生友,行吟泪数行。
一萼红•春日东园。清代。沈谦。 漫窥帘。爱桃花万树,新雨拆红缄。近水无言,随风有恨,欹斜直恁娇憨。栖不稳、画梁双燕,为营巢、终日语呢喃。似喜仍忧,乍暄还冷,情绪恹恹。尽道西郊堪赏,便倡条冶叶,谁再沾粘。泪岂因花,病非中酒,羞称宋玉江淹。受尽孤眠况味,眠又起,真欲似春蚕。忽见隔楼山影,想杀眉尖。
去年此日被风雨倒墙兼绝食。明代。胡居仁。 去岁墙倾更绝粮,今年净几与明窗。人生苦乐何须计,流水行云语意长。
咏史下·王荆公。宋代。陈普。 鸳鸿阵阵落南溟,长乐锺中黑眚行。逐客不愁人鮓瓮,荷花落日第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