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江海上,征棹去微茫。瘴雨孤城白,秋风大野黄。
旌旂连蟹舍,烟火近鲛房。但使封侯贵,何须忆故乡。
送人从海城军。唐代。王恭。 从军江海上,征棹去微茫。瘴雨孤城白,秋风大野黄。旌旂连蟹舍,烟火近鲛房。但使封侯贵,何须忆故乡。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杂兴四首 其一。宋代。范浚。 水母虽目虾,竟自了无睹。如人心苟盲,记诵亦何补。当须见精义,一览洞千古。可效章句徒,冥迷自聋瞽。
命拙。宋代。刘克庄。 命拙躬耕逢歉岁,旋营水菽度晨昏。晴天田舍禾归窖,腊日山家酒满盆。护竹短墙修复坏,浇花小井汲来浑。早知不是封侯相,蓑笠何因肯出村。
秦州北山云是隗嚣宫登城楼下瞰偶题。宋代。张方平。 宛下君臣实儿戏,昆阳胜败非人力。刘秀其来异独夫,隗嚣何事为西伯。送质已是不能强,保险明知本无策。惟其得士似田横,后世英雄共嗟惜。
凤山竹枝词 其七。清代。卢德嘉。 一带渔家住海边,乌鱼捕得庆盈船。正头肥美回头劣,入市人人问价钱。
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唐代。许浑。 载书携榼别池龙,十幅轻帆处处通。谢脁宅荒山翠里,王敦城古月明中。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饱食鲙鱼榜归楫,待君琴酒醉陶公。
泛溪。唐代。杜甫。 落景下高堂,进舟泛回溪。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远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人情逐鲜美,物贱事已睽。吾村霭暝姿,异舍鸡亦栖。萧条欲何适,出处无可齐。衣上见新月,霜中登故畦。浊醪自初熟,东城多鼓鼙。
步韵和徐慎侯先生六十述怀八首 其六。清代。祝廷华。 折冲樽俎兴逾狂,渔隐逍遥岁月长。室有缥缃诗万首,手书文字纸千张。曹仓汲古搜罗富,杜库藏珍翰墨香。扶翼纲常卫名教,巍然当代鲁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