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
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
宿兴善寺后堂池。唐代。李端。 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寿留余先生得生字。明代。湛若水。 自亲吾榜弟,如已拜先生。尚想趋庭教,无论翼世荣。着鞭骢马逸,脱蹝柏台轻。平格多延考,留馀与戒盈。逢辰歌岳降,初度纪王正。北斗斟元气,东皇进寿觥。百龄符帝锡,三老会时亨。莫憾莱衣旷,贤劳在野坰。
饮仙人崖望江流。清代。王浩。 叶叶流云堕鬓生,天低大野暮江平。花袍白马少年意,古屋荒冈秋日晴。下岭寒深依酒力,万杉风急失溪声。烟鬟回首成追忆,独有岩花空自莹。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四 小烂柯。宋代。陆游。 山中一枰棋,尘世底事无。若复计胜负,与彼亦何殊。
艾都阃见过不值。明代。胡应麟。 飞花长日掩柴关,小队俄来曲巷间。上客已惊题凤去,元戎谁共射雕还。青天画甲严城迥,明月牙旗大海閒。闻道漠南诸将在,几人名姓动阴山。
题黎惟仁对江楼。明代。区大相。 江上春云散春渚,为楼恰对云生处。有时欹枕听涛声,长日褰帘望江树。楼居仙子何所有,万卷经书一壶酒。胡床箕踞少人事,满目烟霞但搔首。江水东流绕越台,珠溟穗洞差参开。闲呼江鸟过朱槛,坐引江花泛绿醅。楼有江兮江有汜,思佳人兮不能已。江月明兮谁共登,江风起兮君独倚。清响云中读楚骚,琼窗偃卧江天高。楼前岁岁桂花发,愧尔篇诗江上豪。
乐章五曲。宋代。李复。 雾光散兮曈曈,蘪芜青兮椒红。石上菖蒲生紫茸,曲屿苹长丝影重。雉鷕鷕兮鹿伎伎,圆鳞金光出寒水。碧鼎收香养云子,三脊白茅断为委。平壶玉酒清于空,开壶芳新破晓风。罍前洗爵奠当中,海南沉水烟蒙蒙。人有诚,神有灵,幽明通,荐芳馨。
秋日枕疾 其四。明代。杨慎。 残灯光翳壁,斜月影穿帷。衰鬓难禁日,幽忧不寐时。棘篱嗥夜犬,茅栋笑寒鸱。展转那堪说,呻吟强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