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木金间隔会无因。须仗媒人勾引。
本性爱金顺义,金情恋木慈仁。相吞相陷却相亲。始觉男儿有孕。
西江月(十二之四)。唐代。张伯端。 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木金间隔会无因。须仗媒人勾引。本性爱金顺义,金情恋木慈仁。相吞相陷却相亲。始觉男儿有孕。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三韵三篇。唐代。杜甫。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
送少微上人入蜀。唐代。李端。 削发本求道,何方不是归。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戴颙常执笔,不觉此身非。
送郑时用赴山东佥宪。明代。吴伯宗。 华盖殿中陈谠论,奉天门外拜新除。九重霄汉求言日,一道风霜接节初。海岱人看骢马客,鲁邹家诵蠹鱼书。高才况是成均彦,不愧菁莪化雨濡。
紫阁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捧对忻喜…所当服辄献诗代启。唐代。韦应物。 碧涧苍松五粒稀,侵云采去露沾衣。夜启群仙合灵药,朝思俗侣寄将归。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已觉非。一望岚峰拜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
贺阴君锡封赠。元代。萨都剌。 奕世阴家子,居官迈等伦。妙年全至孝,馀禄养慈亲。致敬归荣早,推恩敕署新。綵衣映萱草,日日北堂春。
次韵郑维心贻卢叔才一首。宋代。刘一止。 朝行转木末,暮返循水涯。生长山水间,途穷自知归。万绪更扰扰,众目何睽睽。有若脱■牛,邂逅得此时。坐念卢夫子,与世真背驰。读书如董生,三载圃不窥。清诗见真情,观者岂得疵。春风入闾巷,烂熳百草菲。摩腹忽起行,菜茹伤蕨薇。平生经纶学,无术取世资。贫交可相觅,叩门两无疑。富贵不汝求,吾至君勿挥。
送倪东江之上元县主簿。元代。李存。 沙头烟际挹征襟,嚼尽梅花出短吟。乡党又成千里别,功名聊尽百年心。东南形势风流远,吴晋山河苍莽深。此去吟边有高迈,客樽应与尔同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