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目明眸坐大观,我观大块目无全。有时化作鸿毛洒,又化鸿蒙未判前。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八 从石太守熊同府饮大观亭。唐代。湛若水。 快目明眸坐大观,我观大块目无全。有时化作鸿毛洒,又化鸿蒙未判前。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得衡阳谢令札请改南游之棹于明年。唐代。全祖望。 未有昌黎锐,犹然阻望云。梦随彭蠡鸟,先谒洞庭君。
寄舒真人。元代。马祖常。 金阙来华盖,琳坛集羽衣。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剂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天低临象纬,日近逼光辉。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红迷霞绮错,绿涨水环围。仙杏葩凝赤,蟠桃萼剪绯。龙来还独宿,鹤去更知归。割蜜蜂先避,衔书凤自飞。祠雷陈古磬,符鬼掣灵旗。丹井泉偏冽,铜盘露未晞。俗人那得识,诗客尽相依。伊我逢休浣,从兹咏浴沂。凭师消鄙吝,犹可采山薇。
越台 其二。明代。李待问。 南国周遭入望平,荒台犹有越王名。赤精已耀终归命,黄屋初乘是抗衡。日拥瀴溟天岳动,潮迎舶趠海云生。楼船一度窥秦服,忆道沧桑几变更。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二十六 苍玉馆。明代。胡应麟。 帘内延湘妃,帘外种湘竹。秋风何泠然,淅淅动苍玉。
广右道中 其一。宋代。张孝祥。 参天古木绿阴合,峻极层峦瀑布长。啼鸟一声家万里,依然无语对斜阳。
送雪窦圆兄归疏山。宋代。释绍昙。 锦镜浓妆蜀样花,没尘无处惹尘埃。好归说与曹家女,已是当堂打破来。
恭和御制赐朝鲜琉球安南诸国使臣诗。清代。黎梁慎。 天眷皇王启寿旬,亿年圣泽祝声频。御园日暖常佳气,华宴春浓及远人。星度共旋依北极,威颜咫只仰慈亲。观光幸缀明堂列,顶踵均沾雨露仁。